皇上聖旨大告天下,讓不少人震驚。百姓想不到皇上盡然會為了一個北方災情,御駕親征。大臣想不到皇上最後還是聽從了宗王的建議。宗王想不到皇后竟然說話的份量如此之大。
不過這件事宗王還是很高興的,畢竟皇上走了後,收益最大的便是宗王。
這件事,在宗王看來,如今最大的麻煩,便是那傅堯。那日朝臣不贊同皇上御駕親征的聲音,倒是沒有傅堯。不過也是可能傅堯見呼聲如此之高,不用自己親自出馬。畢竟那傅堯和那唐思汝,和自己過節很深。
宗王在第二天上朝之前,想了很多說辭和奏摺,為了對付傅堯。
這果真朝堂之上,反對勢力還是不少,各路說辭不同,但是各有各的道理。皇上被吵的頭疼,本昨夜決定好的事情,如今竟然被朝臣反駁的倒像是皇上做錯了事。
皇上一張嘴說不過十張嘴,最後竟是懷疑是不是自己真的不應該御駕親征。
宗王倒是按兵不動,他知道,皇上最後還是會詢問傅堯的意見。這麼多大臣說的這麼多話,是抵不過傅堯一句話的份量。
宗王等著那個王炸出手,再進行絕地反殺。
果不其然,皇上在猶豫不決的時候,問想了傅堯,“左相覺得,這事應當怎麼辦才好?”
來了!宗王心中默想昨夜想好的說辭,等著傅堯反駁後,再進行說辭。
誰知那傅堯站出來後,竟臉色有些猶豫,最終出口,“皇上,臣以為,皇上還是去的好。畢竟同宗王所說,只有皇上御駕親征,這黃金才能保證萬無一失。且皇上已經大號天下,君子不可言而無信,皇上作為一國之君,更不可以失信於天下。”
傅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皇上今日失信於百姓,會在百姓中沒了威望,在度數國中沒了信任。如此,以後誰還能把皇上的聖旨當成事?所以臣覺得,皇上還是親自去的好。”
這朝堂之上,只有傅堯一個人考慮到了聖旨的問題。大臣們聽完,竟無力反駁。
皇上也是被傅堯定下了心神,“左相言之有理,朕已大號天下!難道你們想讓朕失了威望?”
方才慷慨激昂的大臣,頓時鴉雀無聲,皇上也是頗為滿意,“如此,此事就不要再拿出來討論了。”
宗王很是震驚,怎麼這傅堯不按套路出牌?他不是應該出勸說皇上不應該御駕親征?那自己昨夜豈不是白白準備了那麼久?
宗王雖是震驚,倒還是竊喜,幸好傅堯沒有按套路出牌。不然按照皇上對傅堯的信賴,這能不能按照宗王計劃進行,還是另當別說。
唐呈下朝後向唐思汝說今天朝堂上的奇事,旁人不清楚他唐呈還不清楚嗎?宗王和傅堯互相討厭。想不到如今還能看到傅堯幫宗王說話的場景。
唐思汝也是頗為震驚,怎麼傅堯幫宗王說起了話?這兩人不是不對付嗎?不過唐思汝也沒有同唐呈過多的討論這件事,唐思汝相信傅堯。他是個穩重的人,這麼做應該有他自己道理。
唐思汝見到傅堯後,也問起他為什麼做這個決定。
傅堯品口茶,看了好一會兒風景,才慢慢說道,“宗王說的沒錯,沒有人比皇上運送黃金更安全。北方糧災一事,不能再拖了。這一天,就是上百條人命,我身為左相,確實也想不到,比皇上御駕親征,更穩妥的方式了。”
傅堯有些無奈,也有些自責。身為左相,不能提皇上解憂,不能替黎明百姓排出危險…
唐思汝聽唐呈說的時候,就知道傅堯有他自己的想法。如今聽到傅堯心中最真實想想法後,唐思汝覺得很慶幸。慶幸自己未來會和這個,公事私事分的開的男人共度餘生。
唐思汝揉揉傅堯的臉,“你已經做的很好了!沒有人能像你這樣,把事情看的如此透徹。”
傅堯感激的扶上唐思汝手,謝謝她的理解。又想到一事說,“皇上應該會派我和他一同去北方災區,思汝要不要同我一起?”
唐思汝搖搖頭,“我可不願意去那北方之地吃苦!”
看著唐思汝這個姿態,傅堯輕笑,也不知是誰,願意賣了自己的畫救助那北方的百姓。
聽傅我的笑聲,唐思汝才收起來那副做作之態,“好吧,我還有壽宴一事沒有處理完呢。好歹是皇上親自交代給我的,我可不能讓他失望。”
傅堯也不多做強求,畢竟那災區,危險不可控制,自己也是跟著皇上去的,不能護唐思汝周全。“你小心些宗王,他不會這麼好心替天下蒼生著想,怕是別有目的。”傅堯不放心的交代著。
唐思汝笑著說,“他鬥不過我的。”
唐思汝書房之內,已經擺好了這幾日唐思汝潛心之作,壽宴的設計圖哦。唐思汝心滿意足的看著桌子上擺放好的設計圖,長嘆一口氣,如今萬事俱備。竹子準備好了,那紫荊花和南方稀有花朵也培育好了,只查將這些東西搬送到壽宴了。
唐思汝命人去請負責內務府,他們負責皇傢俬事,這搬運,還是玩內務府幫忙。
誰知這內務府的人來了後,有些為難的說,“唐小姐…這搬運一事不歸我們管,歷來皇上壽宴送進去的東西,都要皇后親自過目,然後出人手搬運。唐小姐,還是請示皇后娘娘吧。”
唐思汝有些傻眼,怎麼載到皇后手裡了?不過還是硬著頭皮去了椒房殿請示了皇后。
皇后幸災樂禍,這唐思汝最終還是落到自己手裡了。若是不借著這個機會好好教教她規矩,皇后都覺得對不起自己。
皇后雖唐思汝來到了唐思汝養殖花木的地方,準備挑刺找她的麻煩。
這宮女剛剛想去摸紫荊花的葉子,就被唐思汝制止了,“姑娘,這個紫荊花,嬌氣的很,為了不破壞它的葉子和花瓣,我們把它一週圍的都一起從山上來帶過來了…”
不說那宮女,就連皇后都覺得頗為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