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一臺白色的32G版的,刷信用卡”。
“我要兩臺,還有那個《植物大戰殭屍》的保護套要四個”。
“我要一臺,再來一個鋼化保護膜,刷卡”。
“我要十臺白色16G的,可不可以幫我拿一個箱子裝一下”。
……
曼哈頓第五大道的光輝旗艦店,人聲鼎沸,收銀臺已經配齊了長隊,八個收銀員火力全開也忙不過來。
讓人驚喜的是,這一次Gpad銷售的同時,相應的保護套和鋼化保護膜也是以幾乎一比一的比例在賣著。
Gphone開售那會,消費者對保護套和保護膜的認可度可不是很高。
但是經過將近一年的薰陶,許多人已經明白了大螢幕的智慧手機,在抗摔性上是沒法和功能機比的,在裂過一次螢幕之後,都很自覺的給“愛機”加強了防護。
對於光輝手機來說,專賣店的保護套和鋼化膜,那可是利潤比Gphone和Gpad的利潤率高的多的產品。
一個成本只有兩三塊人民幣的鋼化膜,店裡賣9.9美金。
一個成本只有十多塊錢人民幣的保護套,店裡賣19.9美金。
要是保護套上有《植物大戰殭屍》或者《憤怒的小鳥》等特色標誌的,還要貴個幾美金。
甚至,光輝手機還推出價值99美金的保護套:蠶絲面料、定型環氧樹脂面板、植絨內裡、PC硬殼。
總之,透過這些周邊產品,賣一臺Gpad,光輝手機至少可以額外掙二十幾美金。
以光輝手機現在月產一百萬臺Gpad來看,那就是額外的兩千多萬美金利潤,一年下來也有三個億美金。
天朝滬深兩市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上市公司一年的利潤都是還不到三億美金吧?
這只是附加品的利潤,沒有計算利潤更多的本體呢。
簡直就是搶錢啊。
搶起老美的錢來,那個感覺真是好!
要是天朝能夠多一些企業能夠在美國這樣搶錢,那就更好了。
畢竟,人家老美的波音、英特爾、微軟、甲骨文、摩托羅拉、思科等企業也是這樣在天朝搶錢的。
“店長,Gpad賣的太快了,我們店裡今天開業到現在,賣的百分之九十都是Gpad,已經賣出去快一萬臺了”,曼哈頓第五大道直營店的銷售員對店長說道。
“我們的庫存備了多少?還剩下多少?”,作為店長,第一個關心的就是Gpad會不會賣斷貨。
要是店裡有一大堆消費者,但是又沒有Gpad可賣了。
不說這個損失有多可惜,就是這幫熱情的消費者會不會因為沒有買到心怡的產品在那發飆都不好說呢。
要是因為這個搞出什麼擾亂來,那她這個店長說不準就做到頭了。
這個世界,並不是只有天朝害怕群體事件的。
“由於我們旗艦店地位比較重要,首批三十萬的貨有三萬臺配給了我們,全部都再庫房裡。按照計劃,明天還會有兩萬臺的貨送到,今天已經在辦理通關手續了”。
“也就是說我們只有兩萬臺的庫存了?”
“是的”。
“現在才十二點不到,以這個速度下去,還沒到我們今天休業,剩下的兩萬就賣光了”。
“嗯,所以我趕緊來和你商量怎麼辦,這些消費者太瘋狂了”。
“不行,不能讓這種情況繼續下去,我得和公司確認一下怎麼辦,別出事了。你等一下,我馬上去打一個電話,一會告訴你怎麼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