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城內三人商議,只說約莫黃昏時刻。劉備軍就急行軍一般,到達零陵城外。
天色已晚行軍疲弊,自不可能立刻攻城,只能安營紮寨。
此時,大軍主帳內,燈火明亮。一名文士打扮的英俊男子,正在對著地圖指點江山。
身旁的中年男子,一邊聽著一邊眼神發光,顯然是沉寂在文士的氣度之中。
“主公,關將軍已取長沙,如今荊南只剩零陵桂陽二郡。二郡皆是小城,兵微將弱取下不難。只是,荊南人口不多,若是戰亂過大恐不利民生。我軍要控制損失,儘量避免消耗。因此,務必速戰速決!”
 注:正史中並未提及取四郡先後順序,演義中則是先取零陵。本書以地圖而言,武陵長沙更靠近江陵,所以安排。如今長沙武陵已經被打下了,只剩零陵,桂陽。
“軍師所言極是,備深以為然!”中年男子聞言,忙是附和。
中年男子,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唇若塗脂,自然就是劉備無疑。
劉備,字玄德,中山靖王之後,季漢昭烈皇帝,非物質文化遺產“顧應劍法”創始人。
前二十年,做過個體戶,即織蓆販履。也加入過黑澀會(遊俠,在幽州一地拔劍示不平。
中間二十年,打過工也自己創業做過老闆,可破產雖遲但到,如影隨形。
終於有一天,痛定思痛。建安年間,什麼最重要?人才啊。遂三顧頻煩天下計,從此潛龍飛昇。
老劉人這人能處,正史中的性格和演義中的性格,完全兩碼事。演義裡唯唯諾諾,正史中重拳出擊。
當過遊俠,怒打督郵。為了一句,孔北海也知道他劉小備嗎?直接率軍就去幫場子。一生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剛猛,勇毅,義氣當先百姓為重。他,就是這樣的漢子!
“哎,軍師,你就說怎麼打吧!”一名黑臉將軍見狀,懶得開動腦筋,直奔主題詢問道。
張飛,字翼德。大漢著名歌唱家與書畫家。此處取其,豹頭環眼大黑臉形象。
本是涿州豪強,與劉備一見傾心,義結生死。關掉祖傳豬肉鋪,從此三兄弟浪跡天涯。
“三弟,不要急,聽軍師說。”劉備見張飛如此,趕忙出聲道。
“哦……”
張飛是個混不吝的人物,平生只服自己兩個兄長,聽到劉備制止,也只能甕聲甕氣的承應下來。
“主公,亮先講咱們明日就要攻取的零陵郡吧。零陵太守劉度至上任近二十年,恐怕全郡上下皆已認同。我們縱然取下零陵,也絕不可害他性命。”
“郡中無甚高才,聽聞其子劉賢倒是聰敏。其部下邢道榮,有生撕虎豹之力,也算一員猛將,具體還要看明日陣前如何。”
“如今我等雖有幾郡城池,可畢竟兵馬不多。若是能用計取之,或兵不血刃的勸降最好。”
孔明對這零陵並無太多瞭解,也只能先看明日再做決斷。若是能勸降最好,畢竟如今南郡新定,而曹操虎視,己方兵馬不多不可久戰。
“好,那咱們明天再看。”劉備聞言,也是點頭答應。
隨後又看向一直沉默著,一旁的俊郎將軍說道:“子龍,明日若要攻城,還看你與翼德了。”
“喏,主公!”將軍,抱拳領命。
此人雄姿英發,極具北方漢子的豪傑氣概,又含豪傑少有之儒雅風泛。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江湖人稱趙四,赤膽無雙,忠義凜然。
擅使一杆龍膽亮銀槍,座下夜照玉獅子,一身白袍銀盔甲。長板坡大戰曹軍,七進七出斬將數十名,天下稱道。
如今陣容,文有孔明,武有張趙。這配置別說打零陵,兵力足夠的話,曹老闆也得嚴陣以待。
第二日,零陵城門。
只見城樓之上,劉字大旗迎風飄揚。劉度父子,高居於上觀看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