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窗外鳥雀啾啾,朝陽初升,朝會剛剛結束,大宋之主已經在書房裡開始批閱奏摺了。
所見巴中城縣尊的奏摺。看完後,帝王站起身來,揹負雙手在屋中踱了幾步,心中思量。
這蜀地因為特殊的待遇,至今除了軍權沒有,財政人事兩大權力,全都掌握在蜀王自己手中。這種高度自治的局面是導致蜀地官僚**的最大因素。
因為政令不受朝廷約束,其考核也不受朝廷管轄,在那個獨立王國中,官吏的好壞完全在於蜀王宮廷的管理。
而蜀王宮廷的管理能力與力度,與朝廷完全不能比。
蜀地官員貪汙受賄,其實一直以來都是個不小的問題。和誠帝剛剛繼位的時候,就有官員提出,削除蜀王,改為蜀郡,只保留蜀王名義上的地位和生活上所享受的一切,削掉蜀王和蜀王宮廷的一切
權力。
不過被帝王拒絕了。
帝王說,先帝臨終前曾經囑咐過他,不到萬不得已,不要動蜀王,蜀王世代忠心耿耿,絕無二心,況且沒有兵權,他們也造不了反。若要削藩,至少得再過兩代吧,否則會惹後人非議。
和誠帝覺得父皇說的對一半,起碼最後那句,過早削藩會惹得後人非議,是有道理的。
畢竟到目前為止,事實證明了蜀王一家這麼多代以來對大宋的忠心。
帝王確信,哪怕今日他下一道聖旨去蜀地,削蜀王的王,改成郡。蜀王當天就會啟程來京卸職,然後從此做個閒散郡王。
這是毫無疑問的。
無數年過後,史書上一筆:蜀王世代忠心,和誠九年,大宋皇帝削奪蜀王王爵改為郡王,蜀地自治自此而終。
總歸還是在乎的,雖只寥寥幾行字。
“皇上,您喝茶。”心腹太監遞上茶。
帝王端起來抿了幾口,喃喃道:“這蜀地官僚太過於**,一個小小縣衙,就有二十個被土匪買通的,居然用了四十萬兩。小小巴中城十年恐怕也盈餘不到這麼多銀子把?”
太監接過皇上遞迴的茶盞,後退兩步,並不言語。他當然能聽懂帝王在說什麼,但此時此刻他絕不會出言說話。國政大事,他一個殘缺之人豈能置喙,可不能亂了綱紀。
“簡直是目無法紀!”帝王忽然有些生氣,微微握了握拳,但隨即控制住情緒,暗想,最近怎麼這麼容易生氣?
又想了會,帝王搖搖頭,無奈的回到桌子前,在這本來自蜀地的奏摺上御筆硃批幾個字:知道了,按律判決。
目下,他只能這麼做,除此之外別無他法。他要是說把人都帶來京城審問,或者交由刑部或者御史臺審問,其實就是剝奪了蜀王的權力。他暫時還不想這麼做。
蜀王今年來朝貢的時候,還特意說了想告老還鄉,幾個兒子都不爭氣,往後也沒資格做蜀王。帝王當時還說了,王爺不要多想,回去好好休養,以後日子還長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