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的這些情況,張御史早就瞭如指掌。其他九位御史也都清清楚楚。但即便如此,作為四川唯一一座幾乎全部都是由漢族以外百姓們居住的城池,張御史還是親自來了,其他人他實在是不放心。
到達自貢城的時候,張御史直接來到縣衙。
自貢城縣令早已得到總理衙門的文書,縣令早就計算差不多也就這兩天要到,所以每天都派衙役去城門口守著,過城門的時候御史大人要展示過所,就讓衙役立刻回來通報他。
所以張御史一進城門,衙役早就飛跑去縣衙告訴縣令了。
縣令便站在縣衙門口迎接。與他一起迎接的還有自貢城的鄉老們。
這可是御史大人吶,而且是奉總理御史陳大人的命令下來收集案件的。是欽差派下來的人吶。
可千萬不能怠慢了。
張御史風塵僕僕,路上問了百姓縣衙的位置。
“御史大人辛苦了,下官自貢城縣令萬以羊。下官縣丞盧德宗。”
張御史有些奇怪這些人是早就知道自己到了?一想也正常,御史衙門的文書早就到過了,他們有心所以早早準備也是正常的。
當下點點頭,拱手道:“二位大人好,在下張棟。”
說著,遞上自己的名帖和總理衙門的文書。
大宋的御史,不管是臨時的還是永久的,不管是朝廷的還是地方的。都有個證明。這是個黑色的牌子,上面寫清楚持牌人的御史官位,姓名,出生年月。
縣令如何敢讓堂堂御史遞過來的牌子,趕忙雙手推辭道:“御史大人說笑了。我等怎麼會質疑大人。大人遠道而來,這外面不是說話的地方,咱們還是進縣衙坐吧。”
“好,正好我也渴了,去討杯水喝。”
“大人請。”
“縣令縣丞大人請。”
一盞茶後。
縣令大人與張御史正隔著茶几說話:“所以咱們自貢城其實上報的案子並不多,只有十幾件而已。我聽說有的城能上報上百件案子。大人吶,你來之前我一直都在擔心一件事,擔心大人會不會疑心是咱們縣衙從中作梗不讓百姓告狀。所以我得提前跟大人交待清楚了。大人應該知道,咱們自貢九成都是歡族人。歡族百姓多數時候有了問題都是找族長解決,只有非常重大的事情,族長解決不了的時候才會來找咱們官府。而且說實話,朝廷特意交代過,雖然咱們不能讓自貢百姓欺負多了,但咱們也不能欺負百姓們。得適當的尊重百姓們的習俗。比如說他們習慣有事找族長,有些傳統的習俗,比如說當父親的教訓兒子,喜歡砍兒子手腳以示懲戒,咱們就不能過於干涉等等之類的。所以咱們縣衙一直以來都儘量的在維護百姓平安的基礎上,不過多摻合百姓。這也就形成了咱們縣衙官吏跟百姓們打交道並不是太多。這十幾個案子也基本都是跟收稅有關的,其他說官府貪汙通匪之類的案子倒是一件沒有...”
張御史聽著縣令說著這些,心想你這縣令怎麼如此小心翼翼如此怕事?好像生怕我誤會你們縣衙是故意壓著百姓似的。正所謂身正不怕影子斜,你心中無愧就行了,何必跟我解釋這麼多,我有疑問的時候自然會問你,沒疑問你卻如此殷勤的解釋很有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味道。但表面上還是聽得很認真。
待縣令大人長篇大論解釋完,張御史寬慰道:“萬大人不要多慮,本御史不是洪水猛獸,不是來專門挑你們錯的。本御史雖然乾的是糾察百官的事,雖然我這次是奉總理御史陳大人之命下來辦事,但我還是知道該幹什麼的。萬大人說的這些本官心中已然有數了,定然不會因為狀子少而無端遷罪於大人。況且,自貢城案子少,正說明在大人的治下,官府還是很清明的,這是好事,應該嘉獎而不應該被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