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巴中城,雖然看起來百姓們安居樂業,但究其根本,這種安寧是不牢固的,可能十年就會倒塌。
因為他根基不穩。
陳樂天看著桌子上擺放的那麼多官吏勾結鐵頭幫的資料,按理說應該高興。因為這麼多官吏可供他挑選,他儘可以挑選那些對告狀最有利的官吏。但他高興不起來,因為整個巴中城的百姓都被縣衙裡這些蛀蟲給矇蔽了,甚至還認為最大的蛀蟲,縣尊大人,是多麼多麼的官清如水。
“這些官吏,參加科考了嗎?秀才考了嗎?”陳樂天忽然想弄清楚這個問題,不禁問道。
旁邊站著的劉大明道:“東家,這個我統計了,有一半官員參加過科舉,考中秀才的有一半。”
大宋律例,要做最基層的七品縣尊及以上,除了特殊情況,譬如說在民間聲名太盛破格啟用之外,全部都要經過科舉取得舉人的身份。
至於下面的吏,則沒有硬性規定,不過官場有個不成文的規矩,秀才更容易被錄取。
這些勾結土匪的官吏中,有一半是秀才。陳樂天嘆道:“一半秀才的書都讀到狗肚子裡去了嗎?”
劉大明微微低頭:“東家,只有一半秀才,倒是有些出乎我的意料。我聽說,中原之地,取吏都要秀才出身呢。”
“那也並非如此,不過十之七八還是有的。”陳樂天道:“可見跟讀書還有有點關係的啊,要是另一半也讀書,說不定就能少些勾結土匪的人呢。。”
劉大明笑道:“東家可真會找藉口。不過在下倒是以為,跟讀書有關係,但也不是絕對的關係。誠然,人人都讀書了,犯法的可能肯定會大大下降。但蜀地這種情況,純粹是蜀王治蜀不力,跟制度有關。”
“大明你是從長遠來看,是從上往下看的。而我從下往上看,也沒說錯。教育好了這些人,這些人不僅不會去鑽制度的空子,甚至還會去幫著修補空子。”陳樂天喝口茶,負手在屋中走幾步,看向劉大明。
劉大明也看向陳樂天,兩個男人心領神會,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對方沒解釋清楚的東西。
劉大明心中湧起的,是一種這麼多年來,無人能解的寂寞冰雪,忽然碰到了暖陽。
而陳樂天的心中,是一種,麾下有人,能夠讓他不再需要什麼都親力親為,能替他分擔,能讓他放心的放手把一些事交給別人的輕鬆。
陳樂天走到劉大明身邊,拍拍他的肩膀,道:“大明,回頭這事兒了了以後,你跟我回京城。”
劉大明拱手應是。
陳樂天心想,這劉大明跟秦鐵牛在一起,是強強聯手,恐怕兩人能做一番大事業,給我整個上千萬兩銀子,哈哈...
羅觀已經踩了四天的點了。
根據他的觀察,陳樂天幾乎十二個時辰都在宅子裡,幾乎不出去。見人也都是來人拜訪他,或者就在宅子對面的酒樓,從來不走遠。
任務清單上的名字從李萱兒,變成了李萱兒陳樂天兩人。
因為他倆是牽頭者,只有他倆全死了,這事才能了,否則無論死的是誰,都會引來另一個人更大的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