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當然不能問縣丞大人:請問縣丞大人是鐵頭幫的人嗎?
也不能問主簿大人:請問主簿是鐵頭幫的人嗎?
甚至連典史這種小吏也不能問。
越是危急關頭,他們之間越是要守口如瓶,越是沒有人可以相信。
“真他嗎的奸猾!早知如此,怎麼也要抓點實實在在的把柄在手上!”縣丞和主簿離開後,一個人的縣尊大人小聲嘀咕。
煩心事太多了,已經好久沒聽到好訊息了,但今天,還是有一件不錯的事了。
今日一早,他收到了大兒子已經順利進入北軍的訊息。
大兒子說,巴蜀道總督的信讓他見到了大將軍。然後大將軍把他扔進了一次模擬戰鬥中。戰鬥打了整整一天一夜,他這輩子第一次如此疲憊,但也是這輩子第一次如此害怕。雖然是演習,但周圍的老兵們明確告訴他,演習死幾個人是很正常的。
在信中,大兒子只透露出一丁點害怕的念頭。但知子莫如父,他很瞭解自己的大兒子,他知道,大兒子是個從不輕易表露自己怯弱害怕情緒的人。
既然大兒子在信中說有一點怕,那就是非常害怕了。
幸而,演習結束後,大將軍對這個來自小小巴中城的縣令之子,還比較滿意,說他透過考核了,並且把他編入了伍中。
大兒子在信的末尾,以從沒有過的語氣,說道:“爹,您放心,兒子一定在北軍好好幹,爭取早日做上伍長校尉,早日立一份功業,報答爹孃的養育之恩!”
縣尊大人反反覆覆的看著信,似乎看到了在邊疆一下子長成了男子漢的兒子。心中欣慰,眼中含淚。
作為一個男人,沒有什麼比忽然發現自己兒子長大了更令人開心的了。更讓人開心的,是不僅兒子長大了,而且兒子的未來一片光明。
縣尊大人忽然笑了笑,想想自己這一生,恐怕最明智的選擇就是把兒子送去軍伍,而且還是北軍。
解決了大兒子的後路,現在他要開始考慮小兒子和女兒了。這兩個娃娃年齡還小,送不走。但是幸好多年前,他就在以他們的名義給巴中城道佛二教捐香火錢。所以兩個娃雖然年紀小,但在巴中城的寺廟道觀裡,還是非常受尊崇的。
萬一....只是萬一,萬一他身敗名裂了,他會盡量保得妻兒周全,按照大宋律法,他這種情況,只要認罪態度好,妻兒應該不會受到牽連。畢竟不是謀反大罪,孩子都還小,留得性命應該不成問題。
而,一旦到了那時候,那些寺廟道觀,就能當做他們沒日子過時的去處。這是很簡單的事兒。這世上,有些事是無法保證的。譬如說身為縣尊時的他,所幫助過的那些親戚朋友,當他淪為階下囚後,他們不一定會幫助自己留在世上的孩子,這是顯而易見的。
但寺廟道觀裡的那些和尚道士不會,他們食香火錢,就會好好待香火錢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