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是了。這就相當於是個討論題。
陳樂天為自己忽然想明白而興奮不已,差點跳起來。然後不知怎麼就看向夫子,然後夫子又正好在看他,雖然他只是跟夫子目光一觸就低下了頭顯出自己的卑微,但夫子還是似乎明白了什麼似的對他點點頭。
他彷彿看到了夫子對他心裡想的什麼的洞見,似乎夫子已經瞭然了。
但那又如何呢,我憑自己的本事想明白的,又沒有裝神弄鬼的作弊咯,不怕,我不虛。
陳樂天這麼想著,轉過身去看旁邊的人。旁邊的李成俊抬頭看著天空在思考著。陳樂天碰碰他,道,李兄想的如何?
還沒有頭緒,陳兄呢?看陳兄這表情想必是胸有成竹了?那何不答夫子,讓我們聽聽借鑑一下。
陳樂天笑笑,便往前走幾步,對夫子拱手道:“夫子,學生可以答嗎?”
夫子點點頭。
陳樂天這才道:“回夫子的話。夫子方才所問,小李滿腹經綸胸有韜略為何混跡大城市十年仍舊一無所獲。學生以為,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外界的原因,比如說小李所在的是個混亂的國度,比如說小李在西涼,而不是在大宋,所以儘管小李滿腹經綸但是小李往上無望,上層被所有貴族們把持著,下面的人無論多麼有本事都上不去,所以小李十年一無所獲,這是其一。第二種,則是小李自己的原因。如果是小李自己的原因,那可能則是因為小李這個人比較呆板,明明有本事,但是不會說話。
夫子,學生想說的是這兩種情況其實都並不能說明小李這個人不成功是錯誤的。
在學生看來,不管外界環境是怎麼樣的,如果小李是想要往上爬的,如果小李是想要為百姓為國家做點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的,那麼小李唯一能夠、應該去做的就是改變他自己。
只有改變自己才能走到自己想要走到的位置,才能讓自己能到達可以為百姓為國家做事的位置。
當然了,學生必須要說的是改變自己並不是把自己的一切都改了,比如說初心,初心是絕對不能變的。
比如說我,我小時候第一次讀書,老師告訴我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我後來就記下了,我記住了人生會有很多事,但是無論如何我都會秉承一個君子應該遵守的那些東西。這是底線。正如咱們經常使用的銅板,外圓內方。內心稜角分明,外表圓潤。
外表的圓潤目的不是為了圓潤本身,而應該是更好的達到稜角分明內心的一條路途,不是目的,是方法。
所以學生以為,小李的十年一無所獲,很可能是因為他的固執與不願改變導致的。學生說完了。”
說罷,陳樂天退到人群中。
夫子不置可否,道,可還有同學想好了?
其他同學心想,你陳樂天說的也沒多麼好啊,都是些老生常談的話。其他人也都能想到,但是他們下意識的覺得這些肯定不是能夠讓夫子滿意的。也不會是正確答案。他們本以為陳樂天反應快肯定是能說出來什麼的,沒想到只是這老掉牙的東西,於是都有些失望。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他們這些同學常常把陳樂天和李成俊當做他們這些人裡領頭的,一有什麼難的問題,陳樂天和李成俊能解答出來他們總會認為這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