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人都會看壁畫,再蠢的農奴,看看簡筆畫還是沒什麼問題,紛紛點頭。
“知道就好。”
吳清晨又指了指“蜂窩”草球:“再來試一次,照著這上面畫的去試,還是從陸斯恩開始不著急,看清楚了再試。”
陸斯恩又站了出來,他先盯著畫板看了足足1分鐘,然後一邊模仿畫板中的動作,一邊開始嘗試。
最終的結果,是又一次的失敗。
不過,這一次,安德烈什麼都沒有。
陸斯恩雙腳分開的姿勢對了,兩手握的位置也對了,也知道應該心翼翼地先將木杆湊向距離蜂窩最合適的位置,最終的失敗,只是因為熟練的程度不夠。
“下一個。”“再下一個。”
農奴們又一位接一位地嘗試。
“怎麼樣?”最後一名農奴也嘗試了第二遍之後,吳清晨向安德烈問道:“你看,我的沒錯吧,你畫的東西絕對管用!”
何止管用?
第二輪,農奴們嘗試的時候,安德烈一直沉默地站在旁邊,他看的很清楚:雖然成功的比率依然不高,但有了畫板的對照,大部分農奴都至少保證了姿勢的正確性。
可是這怎麼可能呢!
旁觀的過程中,安德烈一次又一次地仔細審視自己親手畫出來的畫板。
安德烈很清楚,教會的繪畫技巧以寫實為主,確實能夠做到相當逼真的形象再現。
如果這是一副正常的圖畫,一塊花了兩天時間繪製出來的畫板,安德烈一點都不奇怪農奴們能夠有樣學樣。
可是,僅僅一會塗鴉出來的內容,就能夠達到同樣的效果,這使得安德烈那顆腦袋,不由自主地開始懷疑,自己從剛剛懂事的時候開始,就每天都辛辛苦苦練習,到底有什麼價值。
這個迷茫的孩,怎麼也不會想到,地球團隊設計移動蜂巢的方案時,幾個最重要的設計要求裡,排名相當靠前的幾個就有場景的簡單性,動作的低關聯性,以及關鍵點的高識別度。
根據這些要求制定出來的最終方案,才能最適合艾克麗農奴空白的頭腦,最符合中古世界空白的裝置條件,順便也最能加強安德烈首次見識簡筆畫的震撼程度,最能加強安德烈日後對簡筆畫的擁護程度。
這樣的方式,再加上安德烈繪畫時,吳清晨在旁邊不斷的明示暗示,便最終達到了這樣的效果。
“再畫一個!”
安德烈自己拾起一塊木板,拿起木炭:“那個誰那邊幾個,開始幹活!”
“約克,哈里”吳清晨對領主牲畜棚的四名農奴道:“再來幾次,給安德烈老爺看看你們幹活的模樣。”
約克等四人開始了新一輪的演示。
“洛斯”擺好木板,安德烈道:“吧,畫哪些!”
“畫雷克斯吧,接樹枝的那個。”吳清晨指了指,“唔,還是一樣,草地不要,太陽不要,灌木叢也不要!”
抗拒心理變成了好奇和期待,這一次,安德烈畫的更快。
僅十幾分鍾,中古世界第二塊簡筆風格的畫板,新鮮出爐。
用自我欣賞的目光看了足足兩分鐘,安德烈才對農奴群招手:“來,接樹枝的傢伙都過來,試試看。”
還是同樣的步驟,不插畫板試一次,插上畫板再試一次。
結果進一步加強了安德烈的認知:自己繪出來的畫板,確實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