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沒有等待很長的時間,當他兵臨城下一天之後,成都城的城門開啟,蜀國新任大將軍陳到扶幼主新王劉禪,舉國歸降大吳。
這一日,天高氣爽,日過中午,陽光普照之下,成都城的南城門,一場舉世矚目的盛大儀式在舉行之中。
南城門之上,陳到領城中兵馬,放棄兵甲,扶幼主而出,手舉降書,親迎孫權的入城大軍:“今有蜀國陳到,代大王劉禪,願意領蜀國千萬子民,歸降於天朝大吳,望大吳垂簾蜀國子民,接受我等投降!”
“請天朝大吳,接受我等投降!”
陳到雙膝跪下,上萬蜀軍將士擁簇著小嬰孩一般的幼主跪下求投降。
孫權身披龍袍,頭戴玉冠,騎在威風凜然的獅龍戰馬之上,一步步的走進成都城,接受了陳到的降書:“朕,大吳孫仲謀,今領其降書,安其萬民,自今起,天下再無蜀國,巴蜀大地,皆為我大吳子民,願我大吳,造福巴蜀,願我千秋萬世,永世太平!”
“大吳千秋萬世,永世太平!”
“大吳千秋萬世,永世太平!”
孫權身後數十萬將士看著蜀國的投降,看著孫權意氣風發,在這一刻他們都感受到了一股強烈的榮譽感,是為自己身為一個吳人而榮譽。
一個個響應孫權的口號,仰天長嘯,聲如雷霆,直入九霄雲巔,這就是一股大吳聲威。
“大吳千秋萬世,永世太平!”
“大吳千秋萬世,永世太平!”
這一股強烈的大吳感染力不僅僅在吳軍之中的渲染起來,還震動了整個成都城,成都城裡面的百姓看著這一幕,感受著這一股氣氛,敬仰著大吳天威,皆然俯首跪下,歸心於大吳朝。
在這一刻。蜀國算是徹底的投降了。
這一個受降的儀式簡單而隆重,但是卻告示著從此之後,巴蜀之地將會名正言順的成為大吳朝的疆域。
吳軍的西征戰役也算得到了一個完滿的落幕。
陳到擁簇劉禪歸降之後,吳軍開始入城。騎兵在前,步卒在後,一列列整整齊齊的吳軍兵馬彷彿大閱兵的氣勢。
……
翌日。
吳軍已經佔領了成都,當蜀國歸降成為定局的時候,人心依舊晃晃。畢竟如今命運已經掌控在了大吳的手上。
現在無論是蜀國舊臣舊將,還是百姓都在等待著大吳的決定,是秋後算賬,還是一筆拉過,這決定很多人的命運。
在這時候,一則蓋大吳玉璽大印的公告開始貼上全成都城,這一份公告主要的內容是安撫人心,還有一點,就是加封蜀王劉禪為大吳四品爵位。
世襲候爵,西川候。
為什麼封賞的不是蜀候呢?那是因為蜀這字對於大吳來說有一定的威脅力。畢竟蜀國存在的時間不短,很容易會凝聚人心。
西川候,世襲候位,這也算是一個能讓蜀國人心穩定下來的候位,而且能洗去蜀國的影響力。
這一個小小的公告,卻能平息不少的人心。
如果孫權連劉禪都能放過,在他們心中,大吳必然不會問罪於一些蜀國舊臣或者是舊將,伴隨著隨吳軍入城的驚慌開始的漸漸安定下來。
在徐庶的主持之下,本來有些混亂的成都城也開始恢復民生運轉。
……
三天之後。原蜀國王宮,現在已經被掛名為大吳西蜀行宮,作為孫權在成都的落腳之處,裡裡外外已經被大吳禁衛軍全部接管。
一個寬敞的大殿之中。四處的角落燒烤著火盤,現在十一月了,成都城已經很冷了,孫權裹著一件大襖,盤坐首位,烤著火盤。目光不時之間還看看站在他面前的是陳到。
“叔至,沒想到我們這麼快又見面了!”半響之後,孫權才開口,他一雙琥珀晶瑩的眼眸之中有一抹玩味的光芒:“是也命也,你還是落在了朕的手中!”
“陛下天威,罪臣不可擋!”陳到的神色很平靜。
“罪臣?”
孫權聞言,卻搖搖頭,道:“你無罪,兩軍交戰,說不得對錯,既然你已經投誠了,就是一個全新的開始,其實作為一個朕十分看好的降將,朕應該想想,如何安撫你的心,你說說,你想要什麼?”
陳到的投降,讓孫權穩定巴蜀就變得容易很多了,如今劉備這些人已經死了,張任北上,在蜀國,輪資歷,沒有幾個能和陳到相比。
當然,還有一個。
只是這一個人孫權如何還沒有拿好主意,該殺?還是該留?
“陳到不過只是一介武夫,能得陛下如此錯愛,實屬榮幸,陳到不敢奢求什麼,只希望陛下能善待我麾下將士,昔日征戰沙場,實屬無奈,生死之間,染血無雙,必遭吳將仇敵!”陳到沉聲的道。
蜀軍降兵之中,不少人都沾染了吳軍的血,這一點是抹不去的,吳軍要是記恨起來,這一批將士能活下來的沒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