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來什麼?”
言二公子問道。
言韞看他一眼,輕道:“二來,掌握主動權,陛下礙於顏面不會對各家賑災所出有強制要求,他們在這方面可以有所衡量取捨,但這些都不是最要緊的。”
“各家要揚旗明鼓趕赴薊州。”
“讓全天下都知曉此事。”
大公子微微蹙眉,“這樣一來,賑災之事豈不是成了一場刻意安排的大戲?”
此舉有違言氏家訓。
“不錯。”
言韞毫不避忌的承認他的話,“唯有這樣,世族聲名愈盛,朝廷愈發處境尷尬,坐立難安,為了扭轉民心,必然無法袖手旁觀,到時候戶部再窮也得掏錢會同各家一起承擔起重建薊州之事,分攤大部分壓力。”
“這樣一來,世族會以最小的代價賺取最大的回報,還順應了宮裡的心思,一舉兩得,他們沒有反對的道理。”
到了頂級世族的位置。
錢財對他們反而沒那麼重要……
三言兩語。
薊州的事情解決了,世族的名聲賺到了,華城的危局也扭轉了,一整個事件中,受益最大的是朝廷嗎?
是薊州百姓嗎?
還是華城,是荀氏那些高門?
都有。
但最大的受益方是言韞,他周全各方的同時不費吹灰之力的達成了自己的目的,成全了無辜受害的百姓,還得到了荀氏幾家的人情。
“我還是覺得這般……”
大公子還要說話,被他父親抬手製止,“你就是太守規矩太死板,不知靈活變通,阿韞做的沒錯,君子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無完人。”
“難道我言氏數年來開設善堂,收留孤寡老幼,賑災安民這些都是假的不成?”
“朝廷賑災物件送抵薊州之前,言氏的糧草和衣裳已經跨過了湘蕪大運河送到災民手裡,這些我們從未肆意宣揚過,而今不過是要顧全大局之餘為自己一謀,難道就不行了?”
大公子俊臉微紅,頷首道:“是兒狹隘了。”
“你不是狹隘,只是心裡規矩太重,將清名看得也重,所以容易鑽牛角尖。”
這也是他註定無法挑起言氏的原因。
家主看了看眼自己的兒子,又看向言韞,眸光更溫和了些,“阿韞,陛下那邊你要仔細應對,如今的局勢……”
他話音戛然而止。
忽覺這些叮囑沒什麼作用,這孩子要是看不透的話,也不會做出這般縝密的安排。
話音一轉,“華城那邊你不用太擔心,我瞧著那是個機靈的孩子,定能平安回來的。”
“是。”
言韞面無表情的應聲。
幾人短坐片刻,各自散去,大公子言韞的託付,去籌集支援薊州的物什,二公子跟去幫忙,言韞原想回府,但想到此事要回稟老國公一聲,又腳下一轉,去了賢安堂。
聽聞素嬈被困華城,老國公眉梢一挑,意外的看向言韞:“你不親自去?”
“祖父希望我去嗎?”
言韞不動聲色的抬眼,在老國公臉上皺紋加深之前,故作無事的道:“只要我坐鎮盛京,平衡好朝局和世族之間的暗流,就能最大程度減少她的危險。”
“看來還沒昏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