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坊下,擺了香案,何一帆打頭,左柏、木漣、孟德長在第二排,先祭拜天地,再叩謝皇恩。
賀增和郭統一左一右,拉下了牌坊上的紅綢,露出了‘和順碼頭’四個大字。
左柏上前點了第一掛炮仗,之後,各商戶也在自家鋪子前點了炮仗。
安州有名有姓的人都前來道賀,因為來的人太多,負責唱名的先生只好把語速加快,聽上去很有喜感。
陸凱找到康悅然,問道:“我又要出海了,這次咱倆還合夥吧。”
“當然了,瓷器、茶葉、絲綢,我都給你準備好了,呆會兒我領你去倉庫看看。”
“行!那個、悅然妹妹,我是直腸子,若是說錯了話,你別見怪。那個,我聽說,你向何伯父買了十艘船。”
康悅然點了點頭,“我準備做漕運生意,在南北兩地之間運貨。”
南北兩地運貨的利潤遠不如海運。“走海運獲利更大,你組織一批人,我可以教他們。”他也不是氣量小的人。
“人人都知道走海運利大,這些年參與走海運的人越來越多,東西運過去的太多,就不值錢了,收益肯定會下降。
再者,讓南北互通有無,受益的不止是商戶,還有兩地的百姓。長遠來看,我覺得未必會輸給海運。”
陸凱肅然起敬,“悅然妹妹,你能體恤百姓疾苦,是真英雄、大丈夫!”
康悅然白了他一眼,“你到底會不會說話?你看我哪裡像大丈夫?”
陸凱不敢多看,用大笑掩飾尷尬。
賀增、郭紡等人在何一帆的帶領下,去了木漣的酒樓,酒樓今日只招待上門道賀的人。
碼頭開業,還有許多百姓來湊熱鬧。
王大力的娘子吳氏帶著三個孩子也來了,她的錢少,不敢往大鋪子跟前湊,就去了碼頭的集市。
集市很大,攤子排列的很整齊。王二強道:“這裡可真熱鬧啊,賣的東西也齊全。”
他走到一家賣木簪的攤子上,拿起一支靈芝紋的木簪,道:“娘,你和妹妹一人挑一支吧,我付錢!”
吳氏趕緊說道:“我就不用了,給你妹妹買一支吧。”
“娘,你別總心疼錢,我今年的月錢漲了,能買得起。”
吳氏的月錢也漲了!毛強在向善、揚善兩個村子中間蓋了幾間大屋建了成衣作坊。“買得起也不能亂花錢。”
攤主大娘笑道:“兒子孝敬老孃,怎麼能叫亂花錢呢?大嫂子,你有福氣啊!”
吳氏還是捨不得,“我不習慣用這些,還是用髮帶綁起來更利索。”用簪子固定頭髮好看是好看,就是很容易散,她平時要幹活,所以從不用髮簪。
王二強直接將手中那支靈芝紋木簪插到了吳氏的髮間,“娘,你帶了真好看!”
攤主大娘也誇,“大嫂子,你兒子的眼光可真好,這支木簪極配你。
這是香楠木雕出來的,仔細聞還有香味呢,戴多久也不會壞。一支三十五文,你們要是買兩支,我只收六十五文如何?”
王二強從懷裡掏出錢袋子,抓了一把銅板出來數。
生意做成,攤主大娘很高興,將一支牡丹圖案的遞給王小妹看,“姑娘家的就喜歡花啊草啊,你看看這支你喜歡不?”
吳氏摸了摸頭上的木簪,沒有拿下來,這是兒子的心意啊。“小妹,你挑一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