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潛航
2002年的春節,四合院的小團圓缺了一大塊。陳留芳在離婚後終於能回到河北的孃家過除夕,所以寒假沒有接補習班和家教的工作,很早就給甄稚發了紅包,坐火車離開了北京。嶽明心也早早在副食店的玻璃窗前貼了休假告示,提前一週和甄青閑坐飛機回上海。所以甄稚很早就知道,嶽山川放寒假也不會回到南鼓巷了。自從兩人上次在長途電話裡大吵一架,誰也沒再主動給對方打過電話。甄稚的心裡憋著一股氣,而嶽山川的心思她也懶得猜,只盼春節見面時相處幾天就自然而然地和好了。豈料對方根本就不回北京過節——甄稚把鳥籠搬回四合院,逗弄八哥時想到它的主人,立刻翻了個白眼,索性把有關他的一切拋諸腦後。所以這個除夕,四合院不光是冷清了許多,年夜飯和大掃除更是忙壞了家裡的女人們。“秋秋,把竹蓋簾拿到客廳,你們仨包餃子去!”甄含琅從廚房裡探出半邊身子。她正為了年夜飯忙得不可開交,油鍋裡炸著丸子,炒鍋裡燉著醬肘,得空時還要調勾芡的料汁。她大姐也不得空,在院子裡費力地一節節擰幹窗簾。“噯,知道了。”寒假機票貴,張秋過年一般是不回國的。這次趕回家,主要還是因為她在法國訂制的假肢做好了,得親自揹回來。嘉禾只練習了幾天就適應了假肢,走路四平八穩,只要穿上長褲,根本看不出異樣。休學的這半年,她已經去系裡協調好,從戲劇表演轉專業到藝術管理。臺前至幕後,告別了閃光燈與鏡頭。“服裝廠怎麼樣了?”張秋把蓋簾鋪到茶幾上,把菜板上已經包好的餃子碼上去,“聽說效益越來越差?”趙嘉禾正在切面劑子,此時扶著菜刀停下來:“該咋說呢……我媽也不是做生意的料。而且我受傷這半年,她為我分心不少。我都想退學去幫她了。”“不是吧?”正在包餃子的甄稚抬起頭,“你要這時候退學,就成高中學歷了。我聽說,北京的公司都只要大學生了。”“哎喲,你是閑人馬大姐?安心讀你的戲劇管理!公司的事,自有咱們小妹。”張秋突然想到,“今年起不是正式加入to了嗎…
2002年的春節,四合院的小團圓缺了一大塊。
陳留芳在離婚後終於能回到河北的孃家過除夕,所以寒假沒有接補習班和家教的工作,很早就給甄稚發了紅包,坐火車離開了北京。
嶽明心也早早在副食店的玻璃窗前貼了休假告示,提前一週和甄青閑坐飛機回上海。所以甄稚很早就知道,嶽山川放寒假也不會回到南鼓巷了。
自從兩人上次在長途電話裡大吵一架,誰也沒再主動給對方打過電話。
甄稚的心裡憋著一股氣,而嶽山川的心思她也懶得猜,只盼春節見面時相處幾天就自然而然地和好了。
豈料對方根本就不回北京過節——甄稚把鳥籠搬回四合院,逗弄八哥時想到它的主人,立刻翻了個白眼,索性把有關他的一切拋諸腦後。
所以這個除夕,四合院不光是冷清了許多,年夜飯和大掃除更是忙壞了家裡的女人們。
“秋秋,把竹蓋簾拿到客廳,你們仨包餃子去!”甄含琅從廚房裡探出半邊身子。
她正為了年夜飯忙得不可開交,油鍋裡炸著丸子,炒鍋裡燉著醬肘,得空時還要調勾芡的料汁。她大姐也不得空,在院子裡費力地一節節擰幹窗簾。
“噯,知道了。”
寒假機票貴,張秋過年一般是不回國的。這次趕回家,主要還是因為她在法國訂制的假肢做好了,得親自揹回來。
嘉禾只練習了幾天就適應了假肢,走路四平八穩,只要穿上長褲,根本看不出異樣。
休學的這半年,她已經去系裡協調好,從戲劇表演轉專業到藝術管理。臺前至幕後,告別了閃光燈與鏡頭。
“服裝廠怎麼樣了?”張秋把蓋簾鋪到茶幾上,把菜板上已經包好的餃子碼上去,“聽說效益越來越差?”
趙嘉禾正在切面劑子,此時扶著菜刀停下來:“該咋說呢……我媽也不是做生意的料。而且我受傷這半年,她為我分心不少。我都想退學去幫她了。”
“不是吧?”正在包餃子的甄稚抬起頭,“你要這時候退學,就成高中學歷了。我聽說,北京的公司都只要大學生了。”
“哎喲,你是閑人馬大姐?安心讀你的戲劇管理!公司的事,自有咱們小妹。”張秋突然想到,“今年起不是正式加入to了嗎?紅葉沒打算內銷轉出口?”
“可能有這想法吧。”甄稚把一枚硬幣塞進肉餡裡,不太熟練地捏著餃子邊,“我爸昨天路過新華書店,居然買了一本《哈利波特與火焰杯》,讓我好好學英語——完全沒發現,他買的是中文版。”
兩個表姐在旁邊笑得花枝亂顫。
甄稚忽然想到,《火焰杯》的英文原版,林澤楷早在千禧年就送給過她了。
“澤楷哥最近怎麼樣了?”她自然想起了他。
去年夏天那場車禍,讓趙嘉禾失去了一條左腿,林澤楷更是在鬼門關走了一遭,在醫院昏迷了整整一個月。
國慶節的時候,甄稚跟著父親去天津看望他,人瘦得簡直脫了形。鎖骨中間留下紫紅色的一塊拇指大小的增生瘢痕,深深凹進去一個坑。
甄青松代表老爺子表達關切,送給他一塊玉佛墜子,紅繩收得很短,正好可以遮住那塊疤。
“他還好,沒什麼後遺症。”嘉禾淡淡地說,“除了那個疤,看不出來什麼。月底應該就要飛去英國讀書了。”
正在這時,客廳房門被推開,一陣冷空氣夾著雪片刮進來。甄青松一腳大頭靴踩到地毯上,費力地把手裡一隻半人高的麻袋甩進客廳。
“上海寄來的包裹,我去郵局站點找了半天。”他看向甄稚,“是你三伯母寄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