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在此時這種到處都顯得有些雜亂的時候,做好自己的本分,那就更為重要了。
“第二點,便是軍器坊和船廠之事。這將是我們長生島,在未來十年,甚至二十年、三十年重點發展的方向!此行,我從南洋帶回來不少白人工匠!在他們的待遇上,你們務必要保證周全,讓他們甘心,拿出他們的本事來,為咱們效力!還有……”
…………
與商老六和馬管家聊完,時間已經來到了傍晚,天色已經微微黑下來。
渠敏秋親自端著一杯熱騰騰的參湯,嫋嫋來到了李元慶面前,卻是有些吃味的道:“元慶,看來,你此行收穫很豐厚嘛!”
李元慶當然明白她的心思,不由笑道:“敏秋,放心吧。到年後,爺忙完了,一定都給你補上。”
渠敏秋俏臉一紅,卻也反應過來,“年後?元慶,你還要出去?這,這才回家來有半天麼?屁股還沒坐熱吧?”
李元慶笑著將渠敏秋攬在懷裡,用力在她的俏臉上親了一下,“現在這般形勢,我也是身不由己啊!已經有一年多,我都沒有去過京師了。”
張芸娘這時也從外間端著一杯茶過來,小臉兒有些驚慌的道:“哥哥,怎的,怎的又要走?”
李元慶知道兩人的心思,忙笑道:“這次,我會帶你和敏秋一起去京裡。不過,定北和幾個娃崽,可不能帶了。”
渠敏秋也反應過來,忙道:“元慶,可是,可是京裡有什麼變故?”
“變故?”
李元慶一笑,“變故倒是談不上。只不過,有些人情,必須要去做好。芸娘,敏秋,這些時日,你們辛苦了。島上的事務,能走得開吧?”
張芸娘和渠敏秋相視一眼,張芸娘道:“哥哥,現在島上的事務都已經走上了正軌,應該沒有問題。”
李元慶點了點頭。
早在很久之前,李元慶就對張芸娘和渠敏秋灌輸‘職業經理人’制。
畢竟,如果事事都要與諸葛亮一般,事必躬親,那就算是超人,也能給累死啊!
在大明,尤其是明末,你想找個有能力的好官,的確不容易,因為這張網太大了,就算是孫猴子,也很難掙脫開。
但商業方面,明末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就算有原因糾結,不如南宋興旺,但找些靠譜的掌櫃,還是不用費太大力氣的。
更不要提,還有李元慶的名頭。
“這事情,你們儘快去準備吧!我打算,明天一早便走!”
“啊?”
張芸娘不由一聲嬌呼:“哥哥,這,這麼快?”
李元慶點了點頭,“時間不等人啊!這天寒地凍的,咱們必須在年前,抵達京師!”
說著,李元慶的眼神驟然銳利起來!
…………
其實,也不怪李元慶如此心急。
原本,李元慶與袁督師達成的妥協是,在天啟六年、七年兩年間,李元慶不會參與遼地的重大軍務。
當時條件所限,李元慶也的確是想穩妥的在遼地收縮,專心經營南洋事務。
但南洋之行比預想的要順暢許多,充裕的財力,也使得李元慶有了底氣,敢與袁督師掰一掰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