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場長邊的線叫邊線,短邊的線叫做底線,邊線中點相連還有一條中線。球場正中央是中點,以中點為圓心的圓叫做中圈,半徑為3米,為開場雙方各派一個球員爭奪高空開球的區域。
球門規格為寬4米,高為2米。
守門員領域,也就是小禁區,為以球門線為底的半徑2米的半圓,這個區域內只允許攻守雙方至多分別一人存在。在極端情況下,若守門員趕不回來,防守方也可由另外一名隊員進入。
球門區線,也就是俗稱的中禁區線,為與球平行且距離球門3米的、長為4米的直線與兩個半徑為3米的四分之一圓組成的區域,這是守門員可以開球門球的區域。罰球區,也就是大禁區,與之類似,只不過距離球門為9米,這是守門員可以長停球的區域,如果出了這個區域,守門員將於其他球員適用一樣的規定。
正規比賽用的場地大多是一塊堅實平板的裸露土地,上面沒有一絲雜草,用專門的噴霧處理過,不會揚塵不會沾泥,既不影響跑步,也不會影響到球的彈跳性。地面雖然看上去硬邦邦的,但泥土其實是軟的,加上還有安全系統緩衝,摔倒了也不容易受傷。
正式Exball比賽分為四節,每節十五分鐘,一二兩節和三四兩節之間休息三分鐘,半場休息十五分鐘。第三節為改變地圖的加分節,場地和得分規則都會發生微小變化,這也是Exball比賽的一大特色之一。
柯原一下子就跑到了小禁區內,只是稍微試一試的話,不帶守門員手套也可以。
“放馬過來吧!”柯原自信滿滿地紮起馬步,伸出雙手,架勢看上去到挺足的。
索菲打了個響指,Exball就生成在了她腳下。她輕輕將球勾上腳背,然後微微一彈,球就落到了她手裡。
“那我過來了。”話音剛落,索菲就運著球攻了過去。
柯原嚴陣以待。
別的不說,像運球這種基本功,索菲還是下了苦功夫練過的,她的手法非常流暢,不一會兒就衝進了中禁區。慣用手的選手正常準備進球的範圍也是在這裡了。因為球門原因,手投球基本都是平直投球,講的是快且出其不意,有效距離不會太遠,而那種慢悠悠的高投球法基本上已經被拋棄了。
“試試看這個,最基礎的中禁區投射!”球從索菲的手中脫手而出。
在沒有人妨礙的情況下, 這種球是最好接的。這個距離不算太近,有一定的反應時間,而且手投球的力度也不是很大。
這一球速度很快,已經是盡了索菲最大的力氣投出去的一球了。
柯原反應得不算慢,高高地向球門左上角躍去,將球用手掌撲開。
彈跳力還不錯……索菲微微地點頭。
然而這才是開始,如果連中禁區投射都接不下來,那也就不用測試後面的了。
“還沒完!在測測這個!”
索菲接住被撲回來的球,發起了第二次進攻。她微微跳起,佯裝準備從球門左側投一個從柯原頭頂上越過去的高球。柯原果然上鉤,往球門左側移動了一段距離。然而就在索菲似乎就要起手的時候,她突然將球按下,向著右前方猛然衝刺。
柯原大喊一聲不好,連連向右邊伸出了雙臂。他可以彈跳地很遠,身子也足夠長,似乎能夠在索菲出手之前攔住她投門的路線。
可是,索菲猛地一抖手腕,將球在柯原伸過來的手掌下方直接狠狠地往左一推。柯原已經做不出來更多的反應了,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這一球進門。
果然,這種菜鳥在這個時候就會露出馬腳來了。
“偶爾一次,不算不算!”柯原連忙喊道。
可是,索菲接下來試了好幾次這樣的技巧球,柯原能夠攔下來的微乎極微,至於守門員領域內的一對一,柯原就從來沒有成功過。
越打,柯原越是眼花繚亂,感覺手和腳都不是自己的了,每每他能夠看到球路,可就是要慢上一拍,他完全在被索菲牽著鼻子走。
靠,怎麼第一次感覺打個球比做廣義相對論題目還要費腦子。
柯原徹底是暈了。
靈活性太差……果然菜鳥接技巧型的球還是太費力了,這個是要有敏銳的判斷力和分析力加上豐富的經驗才能接的。像柯原這樣不熟悉Exball的人,只會對手往哪兒就跟著往哪兒一頭莽上去,這樣子永遠接不了技巧投球。這還只是單對單,如果有多人干擾的話,指不定還會成什麼樣子。
索菲停下來了,已經做出了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