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黃河、長江,進而影響整個華夏大地,這樣的事,對於眼下的何博來說,還是太過遙遠了。
眼下,
他連隸屬於漳河的分支都沒有完全收入囊中,更別說入主黃河這條以“敏感、多疑、好動、去城市化”聞名的母親河了。
不過能夠重新整理新的進度條,也給了何博確定了新的目標——
若是漳河流域不論主幹分支,皆為其所有,到時能否憑藉整個流域的力量,擠入黃河那滔天洪流之中?
再不行,還能去發鳩山試上一試!
上山下河,
都是何博未來的目標!
將意識放置在銅鞮水中,打算先刷滿漳河西源進度的何博暢想著未來,同時任由自己的意識隨著銅鞮水的流動而飄蕩。
和之前不同的是,由於下流漳河已然成了何博所掌控之地,進出無阻,何博還得小心著不讓自己被衝到漳河主幹道里面去,不然一出銅鞮水範圍,他這進度就刷不下去了。
而銅鞮水這邊,也較為熱鬧。
春秋之時,晉平公曾於銅鞮山修築銅鞮宮,此後便為晉國離宮所在。
在晉國時,銅鞮一帶,便為晉國東部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
晉國既分,便歸屬於韓國上黨郡。
對於這片歷史遺留厚重之地,韓國自然不會忽略其作用。
為了鞏固新生韓國的統治,國君韓虔便在此修繕因政權更迭而毀壞的銅鞮邑,其城池也加以擴建,並駐軍防備。
畢竟過了銅鞮往北一點,就是趙國領地了。
而何博作為一條穿梭於趙魏韓三家的河流,對此只能說“與我無關”。
畢竟他們分開了,
漳河可沒有分開。
而且他日夜漂流,就是在韓國銅鞮和趙國襄垣間來回,這來來去去,路途並不長遠,甚至因為相鄰不遠,一者上游而一者下游,鄉民風俗都未曾有太大變化。
只要趙韓之間不突然爆發戰爭,對何博來說,就沒有任何區別。
……
“若是藉著泉水,能不能入山?”
就在何博等著進度條慢悠悠載入之時,他忽然想起一點。
銅鞮水源流,乃是源自於銅鞮山中湧現出的多股泉水匯合,而泉水和山體相融,地下自有水脈。
一旦銅鞮水入手,那山河又該如何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