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鬼神的存在,那麼多神奇的現象,又是如何發生的?
更重要的是,在這個劇烈變動,社會大轉折的時代,身為小民的代表者,墨子還要進一步去思考——
那些索求無度的諸侯,自稱繼承了祖先高貴的血脈,又有周天子的冊封任命,是天生的貴人,理應統治庶民。
因為諸侯而引發的動亂,那也是貴人給予賤民們的福報,只能接受,不能拒絕。
可真的是這樣嗎?
難道真的有人天生高貴,有人天生低賤?
墨子不信這樣的事,但又沒辦法真的否決諸侯的高貴。
數百年的傳承,不是一時可以被打破的。
曾經反抗過的盜蹠,也已經失去了蹤影。
於是,
墨子想到了鬼神。
“所以說,聖賢之所以成為聖賢,便在於他們總是要為人考慮。”何博感慨說道,“如果捨本逐末,顛倒黑白,只知道敬畏鬼神而不願意自己去奮爭,就違背了先賢的意願。”
用鬼神來約束肉食者,
是墨子在這個禮崩樂壞,道德淪喪的時代,做出的一種嘗試。
其本質,和後世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應”差不多。
世間已經沒有什麼可以約束君主的了,
那就祈求上天來監督吧!
隨巢對此不滿,又插嘴道,“你的意思,和儒生的非常相似。”
“難道你是儒家的人嗎?”
何博撫須笑道,“我的確認識儒家的弟子。”
隨巢於是說,“那你和鉅子的辯論,就同我和越蘭的辯論一樣了。”
“既然各有所道,不如請你和我比武,看誰能說服誰吧!”
他拔劍,意圖用武力,將何博的大道泯滅。
何博直接拒絕他,“不要!”
“君子面對別人的質疑和挑釁,會退縮不前嗎?”
“這個我不清楚,畢竟我也不是什麼正人君子!”
忽視氣鼓鼓的隨巢,何博又對相里勤說道,“鬼神的力量,只能在遵循天地法則的情況下,進行一定的調整。”
“就像水不管流向哪裡,總歸是從高到低的。”
“偶爾幫一幫人可以,但一直幫下去,那蹣跚學步的孩童,就會永遠跑不起來。”
西門豹就曾經多次勸導過何博,請求他不要過度插手人間的事務。
引一些水流進行灌溉可以,
救助一些人的性命,也可以。
但如果總是如此,那人除了祈求鬼神,就不會其他的事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這是聖人的道理,也是亙古不變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