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理,這一版的《爐石》用少女IP角色做基底,季風是非常遺憾的。
他一直覺得爐石是基於博弈和娛樂的優秀卡牌桌遊,魔獸IP當然是最好的選擇。
做成少女為角色基底的模式,實非季風所願。
奈何拿不到雪廠版權,指尖遊戲也只能出此下策了。
雖然沒有拿到IP,不能使用原版的人物,但類似的建模,還有遊戲品質絕對沒話說。
別的不說,美術,CG,動態面板方面,是完全拉滿的。
遊戲裡的怪物都是強大的,遊戲裡的妹子都是美麗的,妹子的歐派都是飽滿的。
季風深得遊戲之道,柰子太大並不好看,飽滿才是最美的。
本來就是卡牌對弈遊戲,遊戲內容至上,但如果只是賣柰子和女角色美型,玩家也很容易膩歪。
所以還需要新增一些看起來強大邪惡的角色,平衡美女角色,帶來的視覺衝擊疲勞感。
當然,一切最關鍵的東西,還是好玩!
《爐石》能夠火起來的真正原因,終究是它好玩的核心,這點其實和《三國殺》類似。
其他虛頭巴腦的東西,是為了錦上添花,限制別的廠商模仿。
真正的核心點,始終都是好玩的核心。
一款遊戲如果不好玩,那肯定是做不起來的,哪怕是黃油,玩家玩久了也會挑剔,好玩,才是多數人最終的選擇。
指尖對於《爐石》的宣傳不算鋪天蓋地,當然,常規的買量和公司渠道肯定是不會少的。
新游上線,指尖官網的第一反應卻並不是太好。
【不是,哥們,你們做新遊戲的時候,老遊戲能不能上上心啊?《貪玩》系列多久沒更新了?】
【《三國殺》的BUG修了嗎?就趕著出新遊戲?】
【我看指尖是玩不明白了,《少女》你多出幾個新角色,錢不就來了嗎?整天想那些花裡胡哨的新活幹嘛?】
【就這?還和《少女》聯動?指尖是真打算搞網路鬥地主啊?】
諸如此類的差評,惡評,真的不少。
但也有相對理性的一些評論。
【要換別的公司,這樣的頻率出遊戲我估計已經開噴了,不過你們是指尖,那我先玩玩看,看看這個逼《爐石》是什麼名堂,再來銳評。】
【確實,指尖的東西,好孬都得觀察一下再說。】
【嗯,別的不說,指尖沒給玩家餵過屎,這點很難得。】
【指尖策劃的戶口本我已經畫好了,我去給哥幾個探探路,不好玩,當場點燃。】
好吧,要是單看這些“理性”的評論,也沒多理性。
基本上都是把戶口本放桌上的那種。
但對於遊戲玩家來說,這已經是極高的容忍度了。
其實很多遊戲廠商都沒有意識到,這就是口碑的力量體現。
而季風花費巨大精力,時間,放棄了很多氪金點,就是想要為指尖遊戲營造出的一點點口碑。
口碑這個東西,真的有用,至少在遊戲界裡,口碑可以為公司帶來極高的容忍度。
萬一以後哪天指尖的策劃真的幹了傻逼事,只要口碑還在,就還有挽回的餘地。
如今,口碑的作用已經初見成效。
季風也十分期待這份口碑的力量,逐漸讓指尖長成參天大樹,到時候,玩家們發自內心的說一句,指尖出品,必屬精品。
他作為公司創始人,也會感覺很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