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各大友商,立刻上線了各自的短影片計劃!
愛優騰B的團隊,都立刻跟進,開始扶持,計劃起各自的短影片內容。
可真的是質量問題麼?
並不是。
或許後期指尖擁有了足夠多的超級短影片創作者後,能夠在質量上碾壓眾生,但現在是不可能的。
在沒有足夠的創作者和使用者的情況下,【指尖】的內容庫,精緻程度絕對比不上B。
既然質量上不如,那究竟是怎麼贏的?
這和季風前世的情況差不多。
首先就是精準的大資料推送。
猜你喜歡這個東西。
瞎幾把猜沒意義,要猜得準才行。
能夠精準的猜到使用者喜歡什麼,其實比內容質量本身更為重要。
就像是使用者喜歡吃牛肉,你每天卻給他送海鮮大餐。
或許他會吃兩次海鮮大餐,但他最後,還是會選擇牛肉。
早期的B,推送就突出一個隨緣,完全不夠打。
而【指尖】在大資料領域,一直保持著深耕,研發。
精準的推送,再加上高價的影片激勵,不斷吸引使用者和創作者入駐【指尖】,才是勝利的根本。
現在各大廠商,在精準推送這塊,完全不是指尖的對手。
這塊領域,已經屬於指尖的強勢區了,除非現在有人下定決心,創立新團隊,同樣再進行百億投資。
不然的話,很難有機會再反敗為勝。
而且對於影片領域的投資,各大廠商也都處於一種猶豫的狀態。
愛優騰B,這幾家影片廠商,目前都處於一直對抗,一直燒錢,一直虧損的狀態。
大傢伙燒的很厲害。
花了那麼多錢,背後的投資人也都難受,撤資是不可能的,相當於自殺。
那資金分流呢?
主要資金從長影片轉移到短影片?
那更不可能,幾家內訌都那麼久了,現在減少投入,那萬一其他幾家贏了怎麼辦?
不就功虧一簣了?
短影片的成功,團隊,投資,技術,缺一不可。
而大廠們或多或少都有些問題。
有團隊的沒資金,有資金的沒技術,有技術的沒團隊,大家都扯著各自的蛋,誰鬆手,誰吃虧。
正是因為這種特殊的環境原因,才讓【指尖】發展的異常迅猛。
到了現在,季風和溫暖確實可以堂而皇之的說一句:
“我們的軟體,蒸蒸日上!”
商量好公司的問題,溫暖和季風這才有空看向顧雪婷。
其實他們聊了很長一段時間了,原本還以為顧雪婷會有事先走,可她在旁邊等了那麼長時間,很明顯是有事要說的。
溫暖和季風交換了一下眼神,然後看向顧雪婷。
“雪婷有什麼事情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