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不可能敢這麼刺激泰昌朝。
楚丹青一路前往監牢,那名殺死王啟的肅慎人還活著,正在被詢問。
整個人渾渾噩噩的,眼神無光的同時嘴角流著涎水。
顯然是個硬骨頭,直接就被用了藥。
接下來就算是藥效過了,也會變成一個傻子。
楚丹青就靜靜的聽著他們詢問,得知了前因後果。
動手的是秋潭黨,他們在得知肅慎南下的訊息時,其中有部分人果斷選擇背叛泰昌朝投靠肅慎人。
在泰昌朝他們失勢了,那不如和肅慎人裡應外合,謀一個從龍之功。
失去權力,對於他們而言比死還難。
讓他們真去死,肯定又不樂意了。
詢問花費了將近一個小時的時間,楚丹青拿到了口供、名單。
王啟的死,是秋潭黨的投名狀。
“通知值外勤的禁衛羽林軍抓人。”楚丹青當即下達了命令。
不管是真是假,人先抓了再說。
名單人員裡,有不少人彈劾過楚丹青。
他是好人,可他不想被槍指著。
楚丹青是一個心智健全的人,自然有著自己的喜怒哀樂了。
願意幫助別人又不代表他沒有脾氣會無底線的原諒他人。
既要有菩薩心腸,又要有金剛怒目。
這樣子才能幫助別人的同時保護自己。
楚丹青處理完成後,第一時間就帶上已經查驗完畢的王啟屍體去見泰昌帝。
泰昌帝等候多時,見到王啟的屍體時,神態裡流出了明顯的悲傷來。
“是朕,太心急了,害了老師。”泰昌帝說道。
太子時期,是王啟替他保駕護航。
登基為帝后,王啟也是他新政的最大擁躉。
他上位期間,革除弊政、積極改革,意圖要撥亂反正。
沒了王啟,泰昌帝的新政推行難度立刻提升了一大層次。
楚丹青沒開口,只是讓人把口供和名單呈上去。
泰昌帝看完後臉色劇變。
這下子真就內憂外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