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老師,新年好。”
“哦,青松啊!新年好,找我有事情?”
“嗯,找您有點事!”
老楊點了點頭,搬了一把竹椅子放在邊上:“坐著說吧,我給你倒杯水。”
王青松見狀趕忙拒絕了:“不用了,楊老師,我就說一些事情,一會就走了。”
聽到這話,老楊頓了一下,扶了扶眼鏡:“伱說,什麼事情?”
王青松聞言,總結了一下,這才開口說道:“那個……楊老師,我家裡的情況,您應該清楚,我想上學校的二部制,在家學習!”
“這……你要轉班級?”
老楊疑惑了一下。
王青松搖了搖頭:“不是,就是單純的想上二部制,或者……我想休學。”
因為前幾年的解放農村和城裡的勞動力,所以上學的人很多,學校教室不夠的情況下。
實行了“二部制”。
(有興趣的可以查一下,62年,四九城的二部制中學達到了84%,不是班級,是學校,每個學校都會有一兩個班級是二部制的。)
說白了,就是教室不夠,大家輪流到學校上課。
分批在上、下午時間內入學,其他時間則在家中預、複習或參加有組織的活動。
學習的內容和全日制的一模一樣。
只不過這種上學的模式,不適合住校的王青松,所以二部制的班級不是他們班。
至於休學,那一般情況下都是大病,這個卡的比較嚴一些,還得醫院開證明。
其實兩個問題都不是很大。
之所以這麼決定,還是因為他現在還沒想好後面的事情,只能先走一步算一步。
都打算好。
有這個時間,自己也足夠學習了,他不信那邊的教育沒有初中的課程。
老楊聽到這話驚訝了一下:“你的意思是你還在我們班,就是平時上課不來對嗎?”
也只能這麼理解了。
王青松不好意思的點了點頭:“嗯,我就是這個意思。”
“那你的學習怎麼辦?還有一年半就考試了,你不是說你想上中專嗎?”
老楊一臉的為難。
聽到這話,王青松琢磨了一下說道:“楊老師,學習的事情,我這邊在家看書,有不懂的,我去公社問問,現在家裡的情況您也知道,我現在也沒太多的辦法。”
老楊聞言在那裡思索著。
王青松家裡的情況他自然是知道的。
他一直以為對方可能開完學就不來了,畢竟家裡已經沒有壯勞動力了。
這對於農村人來說的話,不亞於天塌下來了。
想到這裡,他還是遲疑的問道:“你這樣的話,還得交學費呢!否則的話,你的學籍就保留不了,也沒定量了。”
初中一學期5塊錢,對於農村來說也不是一筆負擔了。
可是交了不來上學,等於是放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