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松回到房間裡,沒有再去想八卦鏡的問題了。
想到那邊村子的事情,開啟百度在那裡搜尋了一下種木耳。
搜尋一下,底下出來密密麻麻的一大片。
看到一個標題:如何種植木耳:木耳種植技術指南農技學堂惠農網。
他直接點了進去。
隨後在那裡默默讀著:木耳是一種中溫型別的菌類,適合夏季,秋季種植。木耳種植分兩種形式,一為段木種植,二為菌袋種。
上面還配了一個圖片,有人在那裡忙碌著。
王青松看的津津有味。
裡面寫了種植木耳的詳細步驟和遇到的問題,包括用什麼藥水都寫的清清楚楚。
“媽呀,要是有這個,上次種的木耳就不會這麼失敗了。”
隊裡的方法是按照介紹裡的第一種,椴木種植。
只不過村裡哪裡會選椴木,都是選擇枯木,因為大家認為木耳就是長在枯木上。
有道理,也是事實。
但是這裡介紹的,卻是新鮮曬乾的木頭。
因為營養沒有被吸收。
意猶未盡的看完以後,他準備再看看其他有沒有更加仔細的。
“天麻種植方法及步驟?”
在頁面的旁邊,出來一個另外一個介紹。
這讓王青松的眼睛一亮。
天麻,這玩意也是好東西啊!
公社的供銷社一直對農村的山貨有收購,到了秋天為了保證城裡的副食品,都會在生產隊裡掛牌收購一些東西。
例如干豆角、木耳之類的。
副食品是一部分,其他的東西自然也是收的,各種動物的皮毛,中藥材等……
天麻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這玩意可是老貴了。
5塊9毛錢一斤。
不過他們公社離大山有點遠,他們這邊的公社沒有掛牌收天麻的,都是在山區附近的公社。
因為這玩意是長在山裡的。
但是這玩意他們公社的供銷社不收,但是縣城裡的供銷社有啊!
趕忙點進去看了看。
裡面的內容同樣很細。
選地整地、栽種時間、栽種時間、栽種方法、田間養護、病蟲害等……
都有詳細的介紹。
當看到畝產750公斤,乾貨出品在500斤左右,他的眼睛亮了起來。
不用五百斤,有個一百斤,那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