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人這麼厲害,連天狗都能殺得了?”女童滿眼驚奇地問:“是后羿嗎?”
巧娘無比認真地道:“不是后羿,是我們江都的常刺史,常大人。”
女童的眼睛更亮了:“是阿孃常說的那位常大人嗎?”
“是……”巧娘點頭,彎身替女童整理身上的新衣,眼中有著感激的珍視:“要記住,阿孃能出去做工,是受恩於常刺史。我們囡囡的每一件新衣裡,都有常刺史的恩情在。”
不單民居處熱鬧嘈雜,街道商鋪也皆被捷訊吵醒。
蔣海聞聽此事,歡喜至極,連忙催促僕人:“快……將我那塊匾,再擦得亮一些!”
他蔣家世代做官鹽生意,與江都命脈相連,若任由倭軍上岸,江都便再無蔣家。
或是夜中得訊,人更容易感性,蔣海竟險些熱淚盈眶。
雖說心眼子多了些,拿他當下蛋的雞,但人家不單給他錢賺,還給他命活,這哪是什麼常刺史?分明是他蔣海的再生父母!
他這位“再生父母”,可要平安回來才好啊。
只要常刺史平安回來,往後,他保管好好孝敬著!
江都城中,因此一則捷訊,徹底無眠。
許多百姓並無法清晰地表達出具象的心情,但天亮後,隨著早市大開,有許多百姓歡歡喜喜地湧上街市,有甚者,竟已經開始討論著備起了年貨。
今年,可以安心過年了!
這些時日,同樣閉門不敢出的,還有沿海的漁民。
接下來兩日,有許多漁民自發來到海邊,乘著小船,將一盞盞水燈放入海水中。
在他們的舊俗中,此燈是為海上的引路燈,可指引亡魂悉得往生,可祈生者早日平安歸來。
江都捷報,很快傳回了京中。
早朝之上,百官正議事時,忽聞此捷訊,聽得那驚人的斬倭數目,無不為之震動。
說起來,倭軍逼境已有大半載之久,然而江都報訊卻並不殷勤,所以愈發不被看好,此番算是第一則正經傳回的捷訊!
這捷訊,不單正經,還像樣到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這感覺,就好像,原本最不被看好的家中么女,在闔族子弟中,某日忽然變成了最出類拔萃的那一個,並於家中處境最艱難時,突然傳回了一封光耀門楣的家書!
且這家書,輕易不報則以,一報便有延綿不絕之勢——
在駱觀臨的主張下,接下來的江都刺史府,在面對從海上傳回的捷訊時,無論大小,首先秉承著絕不漏報的原則——
於是,首戰大捷後,未隔五日,又有第二封捷報傳至京師。
緊接著,第三封,第四封……
一月之內,足足傳回了六封捷報……六戰六捷!
用那些看常歲寧不順眼的官員的話來說——早朝時沒別的事,淨聽她的捷報了!
千里之外,常歲寧合計著,要將此戰定在第七捷之上。
她找無絕算過了,“七”之一數足夠旺她——既如此,那就它了。
4200字,晚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