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植桐話剛落音,下面爆發了熱烈的掌聲,伴隨著“嗷嗷”的叫聲。
解放後,各個單位的新人佔了多數,大部分都是年輕人,性格上來說還是活潑的佔大多數。再加上方圓剛開始就許諾過,這批南瓜是一起分配,所以在定量縮減後,大家對南瓜都抱著很大的期望。
“看來大家都等不及了,那現在!一起動手!收!南!瓜!”方圓聽到了大家的呼聲,在唐植桐講完後,大手一揮,開始收南瓜!
在方圓下令後,頃刻間,眾人做鳥獸散。
唐植桐看到後還擔心沒有指揮,收穫南瓜會亂糟糟的,但看到有些人拿剪刀、有些人拿頭後,略微放心了些,看來押運科提前做了安排。
“你不用下場,在這邊坐著,做統計工作,看這一次能收多少。”方圓看到唐植桐有下場的跡象,立馬拉住他,並安排道。
方圓說話間,就有押運科的同事抬出來的辦公桌、地秤等物品。
“好嘞,方科放心,一定不會出錯!”有外人在場,唐植桐稱呼上也隨之改變,不過這下放心了,顯然是方圓早就安排好了,不去收就不去收吧,賬目比什麼都重要。
唐植桐撫平賬本,做好過稱、登記的準備,遠遠地看著南瓜田裡的同事們。
所有的行動有條不紊,大部分都是以股為單位進行的,明顯是提前進行了安排。
排在最前面的一排手拿剪刀,將南瓜挨個剪下,並將瓜秧剪短,把瓜秧翻個個。
後面的同事們則排隊撿著南瓜,順帶著檢查是否有遺漏。
排在撿南瓜同事後面的第三梯隊負責將瓜秧運離瓜田,將瓜秧統一運至路旁堆放。
最後一排是押運股的同事,也是最辛苦的,拿著頭,負責平整瓜田。
押運科四周的空氣中瀰漫著一種豐收的喜悅,這種喜悅不僅來自於眼前的南瓜,更來自於同仁們辛勤付出的回報。
他們在田間地頭忙碌著,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滿足和自豪的笑容。
偶爾,一陣微風吹過,南瓜葉子沙沙作響,彷彿在訴說著豐收的喜悅。
遠處的灰喜鵲喳喳地歌唱著,為這豐收的場景增添了一抹動人的旋律。
負責搬運南瓜的大多是分揀股的姑娘們,抱著南瓜三五成群,有說有笑的往唐植桐這邊走過來。
這批南瓜是唐植桐從家裡帶來的種子,都是一個樣式的老品種,從唐奶奶時就稱其為“青南瓜”。
熟透的南瓜瓜皮深綠帶有白色斑點,部分南瓜的尾部會彎曲,呈現出粗壯的魚鉤狀。
這種南瓜大的能有十多斤,小的也有五六斤。
分揀股的姑娘們輕輕地將南瓜放在地秤旁邊,又嘻嘻哈哈往回走,準備搬運第二趟。
鑑於南瓜大小不一,唐植桐指揮著這邊的同事將南瓜分揀過稱,大小過稱後分別存放。
人多力量大,一畝多一點的南瓜,僅耗時個把小時就收完了。
不少人在收完後並沒有走開,有去替換押運股同事刨地的,有繼續幫著收綠化帶裡的南瓜的,還有站在過磅處圍觀的。
唐植桐並沒有開口趕人,這年頭做事,有人監督未必是件壞事。
“唐股長,要不要幫忙呀?”有個分揀股的姑娘一邊上手幫著拾南瓜,一邊大膽的問道。
“唉吆,那感情好,你要是個男同志,我高低得敬你兩顆煙。”唐植桐埋頭記數,聽到問話後抬頭看了一眼,配合的開起了玩笑,今兒大家都高興,跟女同志開個玩笑,無傷大雅。
“得,得虧今兒我奶奶沒來,否則這點活高低得抽你一盒煙。”姑娘也不怯場,同樣開口跟唐植桐開起了玩笑,惹得周圍的人一陣哈哈大笑。
這年頭老爺們抽菸,其實不少老一輩的女人也是老煙槍。
這種傳統不知道是從滿清的姑奶奶傳出來的,還是抽洋土留下的後遺症,反正不少。
“那我可不敢用,不是缺這盒煙,主要是怕累著老太太。姐妹們,老太太都恨不能來幫忙,咱就別看著了,搭把手,早點過完稱,咱早點分南瓜。”唐植桐記下最新過磅的數字,晃了下伏案累的有些疼的脖子,發出兩“磕巴”聲。
“哈哈哈,唐股長,一個人能分多少啊?”圍觀的大姑娘小媳婦聽到唐植桐的話,也不生氣,紛紛下場幫著撿南瓜。
“還沒算完呢,等算完了,我再告訴你們。撿南瓜的時候一定輕拿輕放,留神別磕破皮。這南瓜啊,只要不磕破皮,能放到春節,到時候包頓餃子,嚯,能把鄰居家的小孩饞哭。”唐植桐一邊說著,一邊點上顆煙,過稱記數這活不累身,累心。
“唐股長,你可別說了,我現在就快饞哭了。”一小媳婦接茬道。
“小唐可是結了婚的人,他說什麼了?就把你饞哭了?你說,我批評他。”方圓轉悠了一圈,聽到這邊熱鬧,過來搭茬道。
唐植桐聽出了方圓的言外之意,是在告訴這幫姑娘們,自己結婚了,別惦記了。
“方科長,唐股長說把南瓜留著過年包餃子呢。”小媳婦放下手裡的南瓜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