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五點三十分,林海做了一個兩分鐘的講話,內容就是歡迎大家云云,接著把舞臺讓給主持人。在此期間,一批服務員將瓜果點心和茶水送上桌。
下午五點四十五分,脫口秀節目,表演的很精彩,可以看出在臺本上下了很多功夫,惹得全場人鬨笑不停。
端木坐在第五桌,雲雪杉坐主桌,她正和仁川財團的人一直在輕聲交談。不一會,同桌的首爾老頭也湊了進來,三人似乎約好了另外詳談的時間和地點,轉而心無旁騖的看起了表演。有些大生意,一分鐘就能談完。
下午五點五十五分,古樂表演時間,伴隨著韓國傳統俗樂的節奏,端木感覺到頭腦昏沉。他並不喜歡這個節目,本著對他國文化的尊重,也不想失態,強撐著自己一對眼皮。慢慢的,終於快支撐不住時,他才發現大家都出現同樣情況。他心中大叫不好,但不知道是哪出了問題。
端木掐著大腿,咬著嘴唇,讓自己努力保持清醒。不算很清醒的他看見了舞臺上升,一夥身穿迷彩服,頭戴滑雪帽的人乘坐升降舞臺出現在內廳。
他們手持武器,呵斥著,奔跑著,迅速的控制了三道出入口大門。有兩名男子從麻袋中拿出六件背心,一件件的穿在了主桌人的身上。
過了大約五分鐘,噴淋被激發,大量的水潑灑而下,將現場的人全部澆醒。端木原本難以控制的身體,也伴隨的冷水的沖刷恢復了控制。端木悄悄的摸了摸自己腰間的配槍,學著和其他人一樣,流露出一副茫然驚慌的表情。
端木自然猜到發生了什麼事:有人劫持了內廳。他甚至猜到了歹徒是如何動手,如何得手。諸如一些大型酒店,寫字樓,運動場等,都有獨立供暖系統。而韓城論壇的樓下地下室有專門供暖的鍋爐。
歹徒佔領了鍋爐,在迴圈的熱水中加入一些特別的東西,讓現場的人失去了反抗。而他們又在第一時間封閉三道門,避免外界的武裝力量介入,完全控制了現場。
“安靜。”一名蒙面人拿過主持人手中麥克風說了一句,他拿下面罩:“大家好,我是金月。”
下面一片譁然,然後都聽說過金月的名頭。
金月:北圈老大,特工出身,官拜上校。是韓國一直在全力抓捕的頭號通緝犯。
金月名頭一出,大家基本都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金月很滿意大家的表情,拿著麥克風走向東門:“請大家稍等。”
東門門口站立了一名歹徒,金月示意,歹徒拉開門,兩把手槍險些懟到金月的臉上。金月後退了一步,看向把槍對著自己的兩名警察,再偏頭看向警察身後幾十名持槍保鏢,問:“你要開槍嗎?”
被問到問題的警員不知道怎麼回答,他已經緊張到能聽見自己的呼吸聲。
金月上前一步,伸手攬警員肩膀,警員下意識的掙脫後退,金月道:“沒關係的,我不會傷害你,我帶你參觀一下。”
說完再次攬過去,這次警員沒有躲避,任憑金月把他帶入內廳。警員一進去,門口的歹徒站立在東門處,阻止其他人進入內廳。這名歹徒只有一把手槍,並且槍口垂落向地面,但沒有人敢強攻。
金月示意:“南門已經上鎖,鎖鏈上掛了一顆炸彈。別誤會,炸彈不是為了戰警準備的,我本人非常敬佩韓國的警察,實際上我敬佩所有國家的警察,炸彈是他們準備的。”
南門附近有一張桌子,桌子上坐著三男三女,六位年輕人。他們是財團家族中年輕一代的傑出人物。警方破門,必然會導致他們傷亡。
金月指向二樓迴廊:“二樓有兩名槍手,持阿卡步槍,可以掃射全場。”
金月示意警員看桌子:“每一張桌子上都有一顆小型遙控炸彈。只不過,我忘了遙控器在誰手上,我只能說不在我手上。”
金月領著警員逛了一圈,走回東門:“我手上現在有60名人質,數量不多,你們完全可以考慮強攻。”
警員問:“你要什麼?”
金月道:“我要的肯定不是你能同意的。”
警員點頭:“我明白了。”
金月搖頭:“不,你不太明白。”
說完,金月看了一眼站立在場內的一名歹徒,歹徒拔槍對準一名中年人的後腦扣下扳機,鮮血腦漿噴灑在潔白的桌布上,將桌面上的炸彈、瓜果染成恐怖色。隨之而來是一片驚呼,幾乎所有人都面露恐懼。
金月看向警員:“你現在應該完全明白了。還有兩件事,馬上我就要直播,請不要切斷我的訊號。另外,最好給他們送一些乾毛巾。”
金月湊近警員,警告道:“但如果我發現乾毛巾內有任何貓膩,這邊有一半的人會死去。”
說完金月送警員出門,因為需要毛巾,他暫時沒有關閉東門,就讓一名歹徒站立在正門口。
十分鐘後,半個城市都可以聽見警笛聲,直升機、警車、裝甲車快速趕往韓城論壇。就連青瓦臺都被驚動,派遣了特別使者趕赴韓城。
在賓客們幹拿到毛巾,擦拭頭髮時,韓城論壇對面、側面、後側的寫字樓,民房等多處建築被警方臨時徵用,狙擊手們從圍外包圍住了韓城論壇。指揮部迅速被搭建,其位於距離韓城論壇300米位置。負責本次事件是有20多年工作經驗的一位男性指揮官。
指揮官第一個命令,他需要韓城論壇的建築藍圖和施工圖,下水道,電力系統佈設圖,網路光纖佈設圖等等,他全部都要。
俗樂演奏團的七名成員被第一時間接到指揮部附屬接待室,警員們一對一進行詢問,記錄他們所能記住的內廳的所有情況。演奏團是被金月驅趕離開,和他們一起離開的還有當時留在內廳的十幾名服務員。
人質總數並非60人,而是60名賓客外加5名酒店工作人員。歹徒的數量眾說紛紜,警員只見到9個人。有人說最少11個人,並且發誓自己偷偷數了,只有多,不會少。
指揮官面臨匯總上來的資料,問:“談判專家到了嗎?”
男助手一邊回答:“還要十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