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從戰爭打響,科益虹源臨危受命,到首臺高能準分子鐳射器順利出貨,只花了11個月。
而光刻膠就更扯了。
這是一個極其微小的市場。
2021年全球半導體光刻膠市場規模加在一起,91.8億美元。
而且,這還是國內充當冤大頭,幾乎是幾倍價格購買的情況下的數字。
讓光刻膠從14年整體市場規模20來個億美刀,到21年91.8億,國內的廠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在送樣前光刻膠廠商需要購置光刻機用於內部配方測試,根據驗證結果調整配方,而光刻機裝置昂貴,一次性投入較大,而光刻膠本身的市場天花板大約為一百億美刀,這也是為什麼過去國內光刻膠行業發展速度緩慢的原因。
但這本身,是精細化工領域,這其實又是一個華國的強項,稍微一搗鼓就能出來的。
2020年半導體光刻膠國產化率0%,2021年1%,2022年7%,2023年13%。
看起來數值很低,但是,這裡面有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匯入週期。
由於晶片製造過程中的光刻複雜多樣,不同的光刻過程以及同一光刻過程的不同廠家對光刻膠的需求都有所差異,光刻膠生產商需要調整光刻膠配方以滿足差異化需求。
而光刻膠達到下游客戶要求的技術指標後,還需要透過2至3年的驗證測試,因此光刻膠具有較高的客戶壁壘,匯入時間過長。
但,不是沒有。
卿雲在按圖索驥的情況下,甚至可以直接點名哪個單位來做哪樣。
但這前提就是,他在這個行業裡的話語權。
有錢有勢,便是話語權。
放在科研界也是一樣的。
聽懂了的程進,雖然心裡還是沒法完全贊同卿雲的看法,但是……
這和他又有什麼關係呢?
對他來說,這是一筆交易。
想到這裡,程進轉頭看向了卿雲,“具體細節呢?總不至於我拿刀去捅他吧?而且……”
程進笑了笑,“用我這個‘華國晶片之父’去,你小子肯定是想嫁禍他人,對吧?所以沒那麼粗糙的。”
卿雲衝他豎起了一根大拇指,而後緩緩的說著,“用毒針。”
程進聞言秒懂,“戴勝鳥那種?他一根,我一根?”
世紀初曾經鬧得沸沸揚揚的,便是戴勝鳥薩摩的用毒針暗殺哈里德一事。
事情公之於眾後,人們才知道這玩意兒早在冷戰時期就是特工的吃飯工具。
加之剛剛卿雲說的明珠港,程進瞬間便明白了計劃。
明珠港,剛剛好。
特殊的地點,但又是在境內,怎麼都好操作。
到了歐羅巴,反而不好說。
卿雲點了點頭,“具體怎麼做,有專業人士會教你的。”
說罷,他拿出剪刀,將程進腿上的塑膠紮帶也給剪掉了。
程進活動活動身體後,望著卿雲手裡的紮帶,玩味的笑著,“你不怕我現在開門就跑?或者我現在開著車和你同歸於盡?”
卿雲聳了聳肩膀,“老師,我勸你別犯傻。”
說罷,他手指點了點程進手裡一直攥著的工作證,“多為我小師弟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