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偉的話,讓眾人也是隻能無能苦笑。
那年輕人,從來都不會按照正常方式出牌,沒有牌理可言。
而在幻想集團和炎黃集團這幾次的交手中,其實郭偉大多都猜中了對面的招數。
但是……
楊志遠頓時感覺無數的視線在自己身上一閃而過。
郭偉聳了聳肩膀,繼續說著,“既然他在商務機上主打的便是一個‘軟體+硬體’的組合,那麼沒理由他在家用機上不這麼玩。
你們想想他的軟體院,他公開的數目是九個專案組,沒公開,我也不知道有多少。
可伱們從炎黃集團人員擴張上面就可以看的出來。
我記得原來TOP華亭軟體院,最多不會超過800人,而現在,前幾天我在網上看見有人秀炎黃軟體院員工卡,編號都1700多號了。
他又不是在做作業系統之類的巨型軟體,這麼多人,可以組成多少專案組了?
你們說,其中會不會有民用軟體的存在?
我想,是肯定有的,也必然是有的。
那麼,我站在他的角度上來看炎黃集團手裡的牌,至少對當前的品牌商們,他手裡拿得全是炸彈。
這種富裕仗……在整個華國從來都沒有人這麼打過。
比如……我要是卿雲,我立刻組織人手上防毒軟體。”
眾人聞言也是隻能沉默,這段時間開始爆發的‘衝擊波’病毒對國內造成的損失,實在是太大了。
防病毒也成了成為了主旋律,防毒軟體廠商也是賺得盆滿缽滿,很難說炎黃集團不會切入到這個領域。
而且防範病毒,並不只是軟體商的事情。
或者說,軟體開發商能解決的病毒,其實是少數。
三大型別的病毒,客觀上只是軟體程式碼,它想要達到的目的,都是需要透過硬體來實現的。
病毒要破壞計算機或者盜取資訊,也無非便是緩衝區溢位、破壞檔案、破壞登錄檔、執行寫入、傳輸檔案、調動攝像頭等幾個敏感動作。
但這一切,其實透過硬體是可以阻止的。
所以對付病毒最好的方式,永遠是軟硬結合。
而這方面,至少在國內,炎黃集團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
這年頭,做軟體的不做硬體,做硬體的不做軟體,大家涇渭分明各賺各的錢。
因為窮,也因為發展時間太短。
在這個時代裡,沒有一家業務單純的科技企業能夠開啟第二戰場。
唯一做到的,是無心插柳的宋儒華。
TOP的起家,便是宋儒華見什麼賺錢就做什麼,而手裡無牌的西蜀地方見他做什麼就給什麼資質,而後不知不覺間便將TOP做成了一個擁有三頭六臂的怪物企業。
甚至,在IT企業看來,TOP集團更像是一家房地產公司。
但偏偏就是這麼夏姬霸打的一通組合拳,讓無論是軟體開發還是硬體投入的資金,在整個TOP集團的資金盤裡,只是一個小體量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