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子裡對整個事件掐頭去尾的描述就不說了,無論是誰,敘述時傾向於己方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看了智柳和幾位執委會大佬一眼後,林旻快速的翻動著頁面,省去文稿裡的時間表述,直接跳到了他們最關心的內容。
‘我們對華亭交大包庇嫌犯的行為表示強烈譴責,我們認為網際網路並不是法外之地,任何個人或組織都應該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和法律責任,不能濫用網際網路,損害社會的公序良俗。
如果華亭交大繼續一意孤行的不負責任的包庇嫌犯,我們不得不考慮該校的學生在復旦大學校友會成員企業的錄用問題。
我們希望華亭交大能夠認真反思認識到事件的嚴肅性,並採取措施積極改正錯誤,促進誠信與責任意識的替身,以確保社會秩序和公平正義得到維護,確保該校及其畢業生在社會上的良好形象和聲譽。
我們期待所有高校都能夠肩負起自己的社會責任,共同推動社會的健康發展。
……’
看著附件裡密密麻麻的企業名單,饒是智柳這位商道教父,也是一陣頭皮發麻。
程天喬的盛達網路、曹國偉的鑫浪這種網際網路公司都是小case,名氣雖大,但放在國民經濟活動中算不得什麼。
國家召集企業家開會的時候,他尚且能坐中前的行次,而這些都是坐在後面的。
但郭光暢的復興集團、陳啟宗的恆隆地產、太平紳士李達三的港島樂聲、陸志強的泛海集團、丁雷掌舵的華亭通用汽車、李新炎的龍巖龍工、榮海的海星集團、屠海鳴的豪都地產、柴國生的雪萊特照明……
這些實體企業的聯名發聲,讓眾人全部失去了語言能力。
誠然,其中不少的公司,從事的就是沒什麼科技含量的地產業、製造業、船舶、鋼鐵、水泥等行業。
但正因為沒什麼科技含量,是屬於勞動密集型企業,需求的員工可比網際網路公司多上太多,其中很多公司的員工總數動輒以萬作為計算單位。
而且,也正是華亭交大這種工科學校的對口企業。
這一棒子,從影響力來看,算是打中華亭交大的腿了。
雖然裡面的基層員工大多都是中專技校甚至是農民工,但這些集團招聘大學生,都是作為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進行培養的,起薪並不低,也是華亭交大畢業生最愛的企業們。
不同於炎黃集團一家抵制的無關痛癢,華亭交大被這麼多企業聯名宣稱要抵制,這事,算是鬧大了。
至少,輿論是肯定炸裂了。
且不說整個事件的青紅皂白,一所頂級名校,被眾多企業抵制,且其中大半都是長三角本土的大型集團們,這意味著至少三五年內,華亭交大的生源質量將會嚴重下跌。
絕大部分人讀書,是為了工作,是為改變命運,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你一所被大面積企業抵制的學校,普通人也會趨利避害的選擇放棄。
當然,也不至於會一落千丈,畢竟分數下去了,自然也會有人撿漏的,而且從長遠的來看,只要經費不下降,其實也沒太大的影響。
可說出去丟人啊,當屆的校領導高層也絕對會受到影響。
但是……
讓幻想集團眾人不解的是,“他們這是集體犯病了?”
勤大爺的話,打破了會議室裡的沉默。
眾人也是在吐著槽,不知道這些企業的掌舵人們,是集體犯了什麼毛病。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