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還是楊詡說準了。
這小子頭腦清醒的可怕,現階段他必須要保證他的絕對權威和對公司絕對掌控力。
雄小鴿嘆了口氣,說起了閒話,“這年頭,生意不好做啊。”
這倒不是他在無病呻吟。
IDG資本確實在華國幾乎所有的高科技企業都進行了投資,都有參股,凡是響噹噹的企業身後,都有IDG資本的身影。
但是……投資失敗的專案更不會少,依照IDG資本A輪PE投資的調性,成功自然賺得不少,幾百上千倍的利潤,但失敗也是會徹底直接投資打水漂。
股權基金投資,本就是組合勝率,用盈利來覆蓋虧損,這沒什麼好說的,有科技部的背書,IDG資本不會存在優秀的獨角獸企業他們投不進去的情況,自然並不太擔心業績問題。
但是卿雲卻知道,IDG資本,確實在這個階段,遇見了難題。
一隻基金,通常是採用‘3+2+2’形式,前面3年投資期和兩年退出期一起算為運作期,第二個2是延期兩年退出的意思。
IDG資本1998年進入華國,此時2003年,正是退出期和延期相交之時。
2003年,不僅僅是華國的二級資本市場表現不彰,整個全世界也正處於網際網路泡沫破裂後的修復期,疊加世界流行的感冒影響,IDG所投企業要麼處於待上市戰略期,要麼上市後估值並不高。
儘管納斯達克在2003年走出了一個年化上漲49.7%的漂亮行情,但是上漲幅度是建立在泡沫破裂後修復,2000——2002年納指連續三年的市場表現是36.1%、33.4%、37.4%,底部太低,當年上漲近50%依然還是個小基數,不足2000年最高峰時的4成。
所以,此時IDG資本在華首支基金的業績,很難稱得上亮眼。
首支基金的歷史表現,直接影響著後續的募資,這讓雄小鴿非常的……鬱悶。
“老雄,你說有沒有可能,我攢一個S基金?”
S基金,全稱為Secondary Fund,即二手份額轉讓基金,也被稱為‘接力基金’。
它主要投資於私募股權二級市場,即私募股權的再次交易市場。這個市場主要涉及到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份額轉讓。在私募股權投資中,S基金是一種專門從投資者那裡收購他們持有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份額,然後進行再次投資的工具。
傳統的私募股權投資通常透過IPO、併購或破產清算等方式退出。然而,這些方式都有各自的侷限性。S基金的出現,為投資者提供了一種新的退出方式,使得他們能夠更靈活地管理他們的投資。
生意嘛,就是聊出來的。
很多時候,很多事情就是大家聚在一起,天馬行空的扯懸龍門陣,火花一閃之下把事情給辦了。
“我覺得你在喝我的血。”雄小鴿直接豎起了中指。
卿雲嘿嘿的笑著,他可記得很清楚,後世凡是耳熟能詳的網際網路企業,包括騰訊、百度、搜狐、搜房、宜信、小米、攜程、金蝶軟體、奇虎360、暴風、如家、漢庭、噹噹網、愛奇藝、美團、嗶哩嗶哩、金山、拼多多、蔚來汽車……全部特麼的都有IDG資本的投資。
而且IDG全特麼的是首輪投資者。
這可比某正義牛多了。
“別那麼見外嘛,什麼喝血不喝血的,我是在給你老哥解套好不好?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就是業績難題,最後你還不是隻有賤賣,一隻S基金可以完美的解決你的後顧之憂。”
卿雲越想越覺得這裡面很有搞頭。
IDG此時不缺錢,但缺業績,否則也不會在此刻謀求著將企鵝的股權給轉讓掉,以美化自己報表。
2000年時,IDG對企鵝的總投資是220萬美刀(120萬美刀的投資款以及100萬美刀的可轉債補流),總共持有股權20%。
2001年的時候跟著明珠港盈科以1200萬美元的價格,向MIH出售了約13%的股權,按投資回報率來算接近十倍,這是一筆非常划算的買賣。
而此刻,2003年9月,IDG為了粉飾報表,也在逼著鵬城馬以1200萬美元的價格,回購剩餘的7.2%股權。
站在十來年後,倒回來看,鵬城馬會樂得合不了嘴,IDG則腸子都悔青了。
但是此刻,雙方的感受是截然相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