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初,男生,很少有對電腦不感興趣的。
那時,只要懂電腦的男生,基本都是DIY的高手,對計算機各個部件如數家珍,自然也很清楚相容機和品牌機的區別。
在伍軍看來,品牌機和相容機,其實沒有任何區別,除了一個LOGO。
當然,非得說系統、軟體的區別的話,那麼就再加一個相容機大半都是盜版作業系統,預裝軟體隨客戶的心意,而品牌機用的是昂貴的正版作業系統、預裝了一堆無用的正版軟體讓廠商可以光明正大的多收錢。
反正,怎麼說呢,至少在DIYer心裡認為,品牌機智商稅=相容機。
這都不重要,伍軍的疑惑是,品牌機,可不是你想賣就能賣的。
這是需要前置審批許可的行業,也是需要很多資質認證的行業。
一個裝機公司做這?
陳悅點了點頭,“董事長和縵縵說,審批、資質的事情交給他們來解決。
而我們的任務,便是籌備。”
說罷,她輕笑了一聲,“也快了,按照縵縵給出來的時間表,明後天就會開始品牌機的組裝。”
說到這裡,陳悅看了一眼袁達,“袁達,組裝品牌機的時候,你可不能耍滑頭了。
硬碟盒你8顆螺絲只上四顆的事情可不能再幹了哈。”
袁達臉上一紅,本想要狡辯一下,又覺得陳悅說的對,趕緊點了點頭。
畢竟那是品牌機。
……
陳悅說的是明後天開始組裝品牌機,可當晚,日月光華便開始了試製工作。
因為保密的緣故,兼職學生裡面,郭敬只讓卿雲的同學參與了進來。
這工作場景,讓後面來的江旭東等人感到有點毀三觀。
他們一直以為,所謂的品牌機,都是在標準化的電子廠無塵車間裡組裝的。
不過,臺上的老師傅們倒也不覺得兒戲。
其實國內很多品牌機都是在這樣的小作坊裡面生產出來的。
是隨著品牌壯大後,才有能力修建標準工廠。
現在的這家小公司能在寫字樓裡組裝品牌機,已經算是條件不錯的了。
聽那些在早些年在鵬城打工的回來說,90年代,很多電腦主機廠,都在鄉村裡面的磚瓦房裡。
老師傅們一個個程式的演示著,下面的小工、幾個學生也認真的聽著。
“整個組裝工作分為13個大步驟,1、棧板放泡沫、泡沫上放主機板;2、安裝記憶體條及主機板電池;3、CPU;4、散熱風扇……”
日月光華是計件工資制度,多勞多得,而流水線的效率取決於每個環節的流暢程度。
要是因為個人的原因造成流水線的速度甚至質量出問題,這個人在整組人面前,也就抬不起頭來了。
幾個學生娃被分派到了機箱底板工序,跟著帶組老師傅圍在了工段前。
“記住,和相容機首先從主機板開始不同,我們在組裝品牌機的其他元件之前,首先要對機箱底板進行調整。
你們都是高材生,我只講一遍,記清楚!”
江旭東認為這個老師傅一定是武俠看多了,動不動就‘我只講一遍’。
心裡是這麼想的,不過他還是趕緊收斂好心神,專注的聽著。
“第一步,用螺絲刀擰開機箱背部的固定螺絲,然後抽出兩側擋板,一抽就掉,按順序分別放在你們身後框子裡,方便最後一個封機工段的工友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