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白了就是無繩版的“固定電話”技術。
而當前的華國,已經拉開了第三代通訊技術落地建設的序幕。
吳英卻搖了搖頭,“小卿,筷子是不是先進技術?它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好像我還看不到3年、5年會把筷子淘汰,最起碼在華國人裡頭不會淘汰。”
卿雲聞言只能眨巴眨巴眼睛。
他突然想起了任老爺子當年接受採訪時的一句話,“豬養得太肥了就不哼哼了,快錢賺慣了就不習慣賺慢錢了”。
顯然,此刻的吳英,在巨大的經濟利益面前,已經喪失了他自個兒十幾年技術生涯積累出來的專業判斷力。
飄了,或者叫做‘善財難捨’。
“小靈通發展的最終目標將是取代固定電話,只要還有固定電話存在,就會有小靈通的發展空間。”
這句吳英自己補充的解釋,也許這也代表著他潛意識裡的那份心虛。
……
“小靈通的發展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什麼事情都要一步一個臺階往前走,不能急功近利。
華國的電信服務有自己的特色,要有好的質量,低的成本,還要發展。
應該說,小靈通並不代表一般意義上的主流技術,但它的成本低、價效比好,所以最終被老百姓選用,並獲得了成功。
小靈通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僅僅指工程建設方面的系統性,而且還包括社會意義上的系統性。
現在可以說,小靈通整個價值鏈中每個環節都是贏家。
帶給我的啟示是,只要價值鏈中每個人都能獲益,那麼它便是成功的。
我覺得這才是這種落後技術,在現在當前國情下能獲得階段性成功的保證。”
聽著卿雲的侃侃而談,秦天川嘴角微微的翹著。
他確實不懂這方面的具體技術,但他認為,從商業邏輯上卿雲說得很有道理。
這是肉眼可見的進步。
對小靈通,這臭小子的嫌棄是絲毫不加掩飾的,但是在評價的過程中始終秉持著客觀中性的態度,承認別人的成功。
這就是成熟。
“今天帶你來這裡,就是你大伯給我建議的,讓你看看斯大康的掌舵人在快速擴張時期的心態。”
卿雲有點奇了,“大伯也認為這個吳總飄了?”
秦天川笑著點點頭,“技術層面我確實不懂,不過你大伯倒是對電子行業很懂。
開車的時候上山好走下山難。因為下山的時候你很容易失控,你要有控制。
一個企業也要有控制,高速發展沒有關係,你不能失控,更要注意旁邊車道的動靜。
你看,在盤山公路上面開的時候,每逢轉彎都會鳴笛,並且注意遠處的聲音。
你大伯的意思是,吳英現在已經是聽不進去遠處的聲音了,他不僅關上了車窗,還帶上了耳塞。
斯大康的由盛轉衰會很快……”
此時的卿雲完全被秦天川和大伯秦天名給震住了。
熟知後世發展的他,清楚吳英的敗亡很正常。
從小靈通之後,吳英雖然在個人投資上面依然保持著超前的眼光。
但坐在企業領導人的座位上,他在經營決策上做出的每一步,都堪稱臭的不能再臭的臭棋,為商學院貢獻了無數失敗案例。
可秦天川、秦天名他們僅僅是靠著情報便能推測到後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