屆時,南北的蔬果菜品就能實現真正意義的互通,東北的新鮮薺菜出現在三啞的餐桌上,而海南的山竹也會出現在龍江省人民的果盤裡。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提前幾年佈局算是超前了兩步,肯定算是先烈。
但是提前一兩年佈局,則是搶佔先機。
卿雲卻頂著他疑惑的眼神,點了點頭,“沒錯,2012年開始嘗試差不多。
爸,畢竟,吃進肚子的東西,消費者更習慣看到實物才會購買。
而且,你得考慮網民發展的速度。
按年代人口來算,差不多也就是80後成為社會購買力主力軍的時候,才能算得上市場具備基礎了。”
前世作為一個單身漢,網銷生鮮的發展,他是再清楚不過的了。
雖然常年混跡大學食堂,但偶爾他也會買菜自己做的。
大學,特別是新校區,對於老師而言,最難的便是買菜。
特別是在那些鳥不生蛋的地方,買菜都得開車出去好幾公里,就跟進城趕集一般。
2012年,才是網銷生鮮的元年。
而一直到2016年,在經歷了行業大規模的退潮後,整個行業才算邁入正規。
究其原因並不在於路網的發達與否,而是消費者習慣問題。
像檸檬、榴蓮、山竹、獼猴桃、車厘子這種具有地域特點的水果,倒是可以先嚐試。
消費者對於這類的水果,是抱著嚐鮮,甚至很多是抱著偶爾改善生活品質的想法來購買。
其他的,菜市場常見的蔬果,基本就別想了。
網銷生鮮真正要發展,還得等到內卷時代的到來。
人們沒時間去逛菜市場了,網銷才有路走。
當然,那時可能預製菜更加的火爆。
都特麼的內捲了,996成為福報的年代,年輕人誰還有空做飯啊。
吃個預製菜都算是尊重生活的儀式感了。
不過,這都是後話,卿雲也覺得沒法向秦天川去準確解釋,只能將原因推給客戶基礎。
秦天川想想也是。
雖然他願意去嘗試新的模式,但是從骨子裡,他也覺得,買東西還是能夠看見實物比較好。
琢磨了一會兒,他拍拍卿雲的肩膀,“等這裡事了之後,趕緊回錦城,不要浪費時間了。
後面這裡的事情,我會派人過來接手,回錦城後,我帶你去開開眼界。”
說罷,摁滅了菸頭,秦天川站起了身,招呼著陳婉。
卿雲見狀頓時愣了,“爸,你這是要走?”
飯都不吃一口的?
秦天川還沒說話,門口卻響起一道聲音,“秦董事長,到我家吃頓中午飯再走吧。”
卿雲一看,笑著迎上去,“七叔公!”
一邊的秦縵縵也趕緊過去招呼著老村長。
秦天川本來還有事的,這次特意繞路過來就只是想來點點卿雲而已,但聽到卿雲這麼稱呼這位老人家後,他也知道,這頓飯得吃。
都差著輩了,這種是推不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