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雲點了點頭,表情認真的說著,“章老,您說得對。
時間確實不等人。
這也是為什麼我認為王德超校長提出的書院制,可以在過渡時期發揮重要作用的原因。
書院制可以階段性地營造學科融合的氛圍,打破學院間的壁壘,促進不同學科間的交流與合作。
我知道,這種效果其實談不上太多,更多的依賴學生的主動性,但是,這個階段,聊勝於無嘛。”
章汝京也是無奈的嘆了口氣,他知道,卿雲的說法老成持重。
“至於通識教育,“卿雲頓了頓,“我們可以在積體電路學院的我這一屆的本科大一和大二上期,儘可能地讓學生廣泛接觸到半導體的全面基礎知識。
這一點,王校長已經在做了,我們課程設定裡面大一上期全是通識課程,學院可以現在開始著手規劃大一下期需要開展的行業可成。
而現在已經在校的大二、大三階段的學生,我們也可以調整他們的課程設定,儘量的進行一些安排。
至於大四的……”
卿雲聳了聳肩膀,“您也知道國內教育的特點,大四下期就沒課了,現在大四上期也過了一個月了,我個人覺得這批人可以直接進廠。
學中幹,幹中學,這也是半導體行業的特性。
這樣,學生在後續的階段,就能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專業選擇,願意深造的,可以進行專精。
願意就業的,我們也能快速的擁有一定規模的初級、中級產業工程師。
……”
章汝京靜靜地聽著卿雲的闡述,內心湧動著複雜的情緒。
他沒想到眼前這個年輕人不僅對企業經營、產業發展有著遠見卓識,對教育體系的思索竟會這麼深入和具體。
這小子,真是讓人驚喜。
他的思考遠不止於表面,而是觸及了教育改革的核心問題。
這種深度和廣度,即便是在教育界摸爬滾打多年的老手也未必能達到。
章汝京心中暗自思量著,‘他提到的書院制和通識教育,確實是過渡時期的一種有效嘗試。而且,他對現有教育體系的利用和改進,顯示出他對實際操作的深刻理解和沉穩。這樣的年輕人,如果能在教育改革中發揮主導作用,那將是華國教育之幸。’
太特麼的妖孽了。
人比人得死……
不過想想這小子自己還有一個民辦大學,他也心裡稍微有點安慰了。
既然卿雲坐在了那個民辦大學校長的位置上,他再怎麼水都不可避免的會去思索。
好吧,卿雲的做法,本質上依然是攢局。
只不過,角度是站在企業端的。
在章汝京看來,現在華國半導體要想快速發展,最缺的,已經不是資金的問題了。
畢竟,這不是剛剛改開的時候,經過20年積累的華國,章汝京肉眼可見的看到了華國經濟的崛起。
每一次回到國內,他都能感受到這個國家欣欣向榮的蓬勃發展。
回到半導體這個產業裡,此時最大的問題便是人才不足。
斷了兩個世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