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思維很簡單:總是認為學歷高是肯定沒錯的。
然後,你會發現他們這類學生,很容易被導師PUA。
你不給他派任務,他就會無所事事,不知道幹嘛,天天學長學姐讀研vlog。
而僥倖讀了一個對口工作多的熱門專業,或許還能夠找到工作。
可如果他的專業偏冷門,或者對口專業去處較差,他們就會失業。
此時,他們或者會被迫加入考公大軍,或者會被迫選擇讀博。
這一類人,他們是‘讀書無用論’的最好證明。
然後第二類中分為兩種情況。
一種是是研究生群體中的20%,他們對自己人生規劃極其清晰的卷王,主要分佈在熱門專業。
他們讀研的每一步,都自己掐好了節奏。
要不要考證?
6級要不要刷分?
要去哪裡實習?
實習什麼崗位?
讀研,只是他們人生規劃的一環。
他們的一切,都按照節奏和規劃在走。
還有一種是研究生群體中的10%。
他們是從衝著吃學術飯來的。
他們從一進大學目標就非常明確,甚至不少人在本科階段就錨定了大牛導師。
而後大學四年學習寫論文,讀研期間目標轉移,就是發高分論文,最後也如願讀上博士,而後開天門證道成功。
不同的群體的研究生,真的天差地別,簡直是兩個物種。
所以要不要讀研?這是需要一個對自我的仔細分析,要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否則沒有任何意義。
卿雲這麼多年最大的感受就是:讀研其實不怎麼講天賦。
但是,讀研,是對混子最大的懲罰。
這句話人文社科,理工科都是適用。
因為,‘三年’……甚至這個名詞會換成‘八年’,它是時間成本,也是機會成本。
更重要的是,這個證道過程,是對心理的極大折磨。
畢竟,正常情況下,當你還在讀博的時候,你身邊的人幾乎都已經開始談婚論嫁,再不濟也是經濟獨立自主。
而你博士畢業的那天,說不定曾經的班花已經是兩個孩子都能打醬油了的媽了。
天經地緯六橫十二縱,霍希也難圓你初戀夢。
卿雲並不認為孔小胖能挺過這關。
何況還有他這個俗人,不停的用俗事在誘惑。
很簡單的道理,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讀研就是為了找工作。
現在特麼的這麼好的工作,就這麼水靈靈的擺在孔子騫的面前,他居然還想著考研?
和他前世一樣的傻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