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現在也是有身份證的人了,頓覺好像挺正常的。
在哪座山頭就要唱哪首山歌。
何況別人也沒說錯,本身就是內部矛盾,都不參與內部爭鬥的,所以才會成建制的溜。
所以不少的部隊,如川軍、滇軍被稱為‘內戰從來沒贏過,外戰從來沒輸過’的英雄部隊。
王德超哈哈大笑,湊趣地說著,“據說那小子,最愛的便是教員的書。”他的話語中充滿了對卿雲的讚賞和戲謔。
嚴曉浪站在一旁,看著這些充滿活力的工程師們,感慨地說:“卿雲真是國家的福將,他的這次行動,不僅僅是個人的榮耀,更是整個國家的幸運。”
不過這種話私下說說就是了,當面講確實有點埋汰人。
眾人笑笑也就過了,倒是扯著王德超在說著392個攻城獅的編制問題。
這事,卿雲託早來幾天的梁猛松傳過話。
直接用,是肯定不行的。
這個聲勢太大,也沒到撕破臉的時候,要講體面。
所以,都如同梁猛松一般,在大學裡掛個職,再偷摸的幹活,是最好的選擇。
不僅對外有個大家都能下得去臺階交代,在內部,也可以加快人才代際培養的‘傳幫帶’速度。
畢竟,此刻,國內半導體產業,缺的是整整兩個世代的人。
要想趕上,繁榮整個產業的人口,必須下大力氣進行鋪開。
所以,這392個國軍攻城獅,再加上之前章汝京滿世界薅來的那幾百人,就是可以燎原的火種。
其技術、經驗的傳承作用,遠大於直接使用。
所以……
諸位大佬的身後,其實也是代表著各個知名高校的,他們自然也希望能夠分得一杯羹。
這群具備先進製程實戰經驗的攻城獅,他們眼饞的很。
小一點的學校,幾個人就可以撐起一個系。
此時,王德超嘿嘿笑著,表示,想搶人?
沒門!
“編制不是問題,我們復旦大學解決的了,不勞友校操心。”
旁邊的院長大人章汝京更是直接明言,“眾所周知,大學的師生比在1:14以下最合適的。
以後我們復旦大學國家積體電路學院,本碩博加起來1萬人都算少,這點人根本不夠!”
他表示,這才哪兒到哪兒的!
這番話,無疑是在護犢子,但也表明了復旦大學對於這些人才的重視和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