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團嘛,無論國內外,無論哪個時代都是那麼一回事兒。
要有團魂……
別管你什麼級別,也別管你任務有多特殊的,到了國外,該走的流程,是一個都少不了的。
畢竟別人接待也是要拉橫幅,要拍照,要報道,這種事情雙方主打的就是一個笑哈哈。
但也僅限於最初的步驟。
整個考察團的安排也是前緊後松的,大家心照不宣的有著那麼幾天的自由活動時間。
政商文教的拼團就有這麼一個好處,有些活動並非是需要同時參加的,後面該怎麼水怎麼水的。
對卿雲來說,他圖的也就是這個自由時間。
去辦事處報到,抵達賓館後,卿雲一行人經過短暫的休息,整頓了各自的裝束,便乘坐專車前往了臺大。
這就是他躲不掉的流程。
參加華國與小島的經貿文教座談會。
否則他出來沒有任何理由。
……
相比起清北,臺大自然年輕,但也不容小覷。
蛙蛙也不是完全沒有可取之處的。
在世紀初的大學排名裡,臺大在華國是當之無愧的第一。
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盲目稱大。
在那個年代,我們距離世界前列有很長的距離。
按照華亭交大2003年做出的華國第一個世界排名榜裡,臺大第190名,華清第248名,北大287,港大296,中科大312,港城市332,港中文335,交大344,復旦345。
排行主要根據各大學的諾貝爾獎得主人數,著名研究學者人數,在自然科學雜誌發表的文章數,被研究論文被引用次數,和各大學研究表現作出的排行。
其實,倒也挺公正的,至少沒有采用什麼以留學生佔比多少作為影響因子的‘國際化程度’進行評分。
加上這個選項的話,所有大學都得再降至少200名。
就是華亭交大和復旦大學的位次,一看就知道充滿了華亭交大的特色。
沒點逼數的同時,還充滿了侮辱性。
而臺大之所以這麼靠前,是因為有諾獎李遠哲以及圖靈獎姚期智的存在。
2004年正式歸國設立姚班的姚總,便是在這裡開始學術之路的。
臺大的校園,綠樹成蔭,古樸的建築透露出濃厚的學術氛圍,讓人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腳步,沉浸在這所高等學府的莊嚴與寧靜之中。
一行人被引導至臺大的會議室,這裡已經聚集了小島上教育界和企業界的人士,他們或站或坐,正低聲交談著。
考察團一到場,自然是掌聲雷動,旁邊記者們的鎂光燈閃個不停。
會議室佈置得莊重而典雅,長桌上鋪著雪白的桌布,上面擺放著精緻的名牌和一些會議資料。牆上掛著臺大的校徽,彰顯著這所學府的榮耀與歷史。
卿雲在復旦大學常務副校長許增的引導下,與在場的教育界人士一一結識著。
儘管這裡面他一個也不認識,但他始終保持著禮貌的微笑和尊重的態度。
此時,他的身份,自然不會是隻是復旦大學的學生,除了炎黃集團的董事長外,他也是正在籌備中的炎黃科技大學的校長,並不存在什麼不對等的情況。
身份越多,說話越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