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te核心的奔四,還不如圖拉丁奔三!
&nette核心製造工藝,是Pentium4最初採用的核心製造工藝,也是因特爾史上最失敗的製造工藝,沒有之一。
採用該製造工藝生產的P42.0G頻率CPU其執行效率,比上一代P3圖拉丁核心製造工藝1.3G頻率CPU還低。
而面對這種情況,因特爾那群平均年齡83歲管理層,做出了一個讓人瞠目結舌的動作。
將能扛能打的圖拉丁核心的奔騰和賽揚緊急下架,在市面上僅保留WillametteP4,以期待能快速的消化這部分CPU的庫存。
但是,偏偏這個時候AMD開始了第一次強勢崛起,經典K7平臺下速龍、毒龍的‘雙龍昇天’殺得因特爾潰不成軍,在歐美本土市場上市佔率首次跌破40%。
反而,是在華國國內和各大新興市場,因為楊詡為首因特爾新一代的成功營銷,因特爾才勉強守住了全域性優勢地位,但也因為本土的丟失,局面岌岌可危。
2002年,因特爾終於英明瞭一次,直接砍掉了Willamette核心工藝,較原本的產品路徑圖提前了18個月提前推出新一代northwood核心工藝的Socket478架構針腳的奔騰4和賽揚4,這挽回了頹勢。
但是,牙膏廠因為過快的迭代工藝,造成了本就是在去庫存週期的晶片直接積壓,甚至,讓socket架構423針腳的賽揚4直接就沒有上市。
見路振宇點頭肯定自己的想法,伍陸軍也是一臉便秘的模樣,“這垃圾誰要誰是……小可愛!”
陡然間,伍陸軍忽地就變了臉。
這種人格分裂的模樣,路振宇一點都不奇怪。
他表示,他見多了,習慣了。
只是,他確實不知道,這款兩年前的CPU有什麼用處。
最大的痛點,不是落後時代的效能。
而是找不到這款CPU適配的主機板。
現在市場上全是Socket478架構針腳,423針腳的,怎麼安得上去?
因特爾並沒有為此設計轉換卡。
雖然興天下集團具備板卡生產能力,但是單單為這款CPU重新設計單獨開槽開線的自己生產,太不划算了。
路振宇開口說著,“董事長,主機板是個大問題,沒有匹配的主機板,我們自己做要背工的,而且楊詡要求我們一次性提貨。”
伍陸軍顯然也是知道這個情況的,撓了撓頭髮,“我知道,但我印象裡,別的廠家好像有啊。
老路,只要賬算的過來,就可以做,打低價機型走量很快的。”
產品的生產,上下游是聯動的。
因特爾的產品路徑非常清晰,在釋出新品之前,是會通知下游板卡商進行適配生產的。
通知的時間,取決於板卡商和因特爾的關係。
不然就會出現CPU上市結果,卻沒有適配型號的主機板可用。
所以,雖然這款賽揚4沒有上市過,但依然有廠家會有存貨。
只能說,和因特爾關係越親密的板卡商,這兩年也是被因特爾坑的越慘。
至於30萬顆CPU一次性提貨……
這是小事。
興天下集團的賬上,隨時都趴著10個億呢。
“也才6600萬而已。重點是其他的配件,待會得仔細核價。”
他一邊說著,一邊從左手邊的資料夾裡瘋狂的在翻找著什麼,嘴裡唸唸有詞的,
“我想起來了,上半年有個產品展單,夷洲島的同德廠還有423針腳的現貨。
這小可愛放桌上型電腦上肯定賣不動的。
但是,如果我們放在膝上型電腦上,是沒問題的,價格低到一定的程度,市場自然就出來了。”
路振宇一聽,愣了,“膝上型電腦?”
他覺得伍陸軍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