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倒逼著卿雲加強和高校的合作,從源頭上去解決問題。
否則,他也會被華唯這招給活活拖死的。
這一次,辦公室裡更加的寂靜了。
卿雲掏出煙盒,看了一眼蘇采薇。
蘇采薇翻了個秀氣的白眼後,撇撇嘴扭過頭去。
雲帝這才給王德超和石廣勇散著煙,起身給他們點燃後坐回了位置,扒拉了一口煙,繼續說著,
“現在又回到我炎黃學院院長的視角來看,就業難、招聘難,是人才供需結構性失衡造成的,也就是高校人才培養的結構和社會需求的結構失衡造成的。
那為什麼會出現人才供求結構失衡的局面?”
在王德超和石廣勇若有所思的模樣中,卿雲衝著天花板吐了個菸圈,而後悠悠的說著,“大政方針方面的東西,我們只能接受和適應,發牢騷的討論沒有任何作用。
在我看來,除開大政方針以外,主要癥結在於高等教育的結構出現了問題。
我們國家的高等教育有三種型別,學術研究性、專業技術型和職業教育型,培養的人才目標分別是學術研究性人才、專業技術人才、應用技能人才,這三類人才應該分別從事科學研究、技術研究和技術應用工作,為國家的科學發展、技術發展和應用發展做出貢獻。
以我們現在國家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和需求的人才型別主題來看,高等職業院校理應是高等教育的主體,而實際上……”
卿雲雙手一攤,王德超隨即苦笑的搖搖頭,示意他繼續說。
“這直接影響了學校的辦學模式、辦學路線的選擇的正確性。也就是說,現在絕大部分學校的辦學模式和路線是不符合學校自身定位的。
我們都知道,其實不同型別的高等教育機構的辦學模式、辦學規律、辦學路線是各不相同的。
比如專業的設定、培養目標、教學內容、師資配置、教學方式、質量控制,這方方面面,都應該有自己獨特的一套。
但是,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和分析,我們國內的高等院校,在我剛剛說的六個方面,沒有任何本質上的區別。
所以,我個人認為,目前高校教育最大的問題,在於高等教育機構,無論叫什麼名字,無論是什麼型別,完全是千校一面的採用學術研究型高等教育機構的辦學模式。”
根本問題……他不敢說。
不過就是這個他嘴裡的‘最大的問題’也引起了王德超的共鳴。
他其實知道卿雲話裡未盡的意思。
所以,此刻他格外的欣賞卿雲的看破不說破。
那句接受和適應,道出了這個孩子做事的底線和紅線意識。
憋屈,但能走得更加的長遠,年紀雖小,卻比郭光暢和程天喬都要穩重。
微笑的看了一眼面前這個年輕人後,王德超又喟嘆了一聲,而後緩緩的說著,
“確實如此,你算是說到根子上了。學校的辦學定位既體現辦學型別,又體現辦學階段。
學校的辦學定位不同,各項政策、工作重心等也應該隨之改變。
以科學研究為例,我們曾在一部分定位為應用型的高校看到,學校把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而不是應用研究作為衡量教師科研最重要的指標,這一點是否合適,我覺得真的非常值得商榷。
的確,所有高校都必須重視科學研究,但是不同的學校在科學研究方面的定位不同。
華中科技大學原校長老丁就說過,在創新鏈中,先是基礎研究,緊接著是技術開發,然後是工程化和產業化。
像華中科大這樣的研究型大學,科學研究要在技術創新鏈上的定位前移,定位在原創性技術、共性技術和關鍵技術的研究與開發上。
走應用型道路的地方本科院校,應該高舉應用研究的大旗,立足地方、行業、企業,從實際問題出發,突出應用,服務於地方、行業和企業。
而對於高職院校,很多學校應該定位在解決技術應用最後一公里的問題上,去進行整合創新、技術開發、科技服務,目標是取解決生產一線所需要和急需解決的一些關鍵技術難題。”
雲帝一邊認真聽著,一邊研究著王德超的說話方式。
真的不愧是老幹部,這種官話是隨口就來,自己確實得多學學。
……
求月票~!推薦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