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幻想集團的會議室裡一片死寂。
如郭偉所言,其他廠商,一旦收到訊息,絕不可能坐以待斃的。
訊息也是肯定會被很快洩露出去的。
不是有內鬼,而是在一個龐大的、按部就班的工業體系裡面,動作一大,是肯定能被別人發現。
70萬臺的密集備貨,放在一個平均月產量只有100萬臺的供應鏈上,這無疑是一個大動作,會讓整個供應鏈都隨之震動且瘋狂起來。
這是一張網。
自然,友商們,也是被立刻驚動了。
幻想能瞞過通路渠道,但是瞞不過供應鏈互相串聯的業內主機廠。
生產需要排期。
幻想是插隊提前了,那就一定有人會被延後。
華國,是個關係型社會。
廠商和供應商,自然會有對接人員的私交。
人情往來下,漏點口風,也是人之常情的事情。
別指望拿工資的人會有多忠誠。
也別指望供應商的口風有多緊。
一款產品的上市,業內至少會提前三個月知道訊息。
只是瞞住消費者而已。
面對幻想集團突然揮出的價格屠刀,業內每家每戶企業都會拼死反抗。
因為,在沒有核心技術,大家都是來料組裝廠的現狀下,彼此比拼的就是成本管控。
而幻想將特價機變成主力機,完全就是在要他們的命。
甚至會出現所有廠商心照不宣的聯合到一起合力狙擊幻想集團的情況。
幻想集團此時看到的黃牛情況,要不了多久其他公司也會看見的。
他們要做的也很簡單。
供應鏈狙擊。
如同幻想集團當初撬單炎黃集團的旌宇顯示卡一般,他們也會對幻想集團機型的零配件進行精準打擊。
讓幻想集團的備貨工作最終功虧一簣,這可能他們聯手都辦不到,但是耽誤幻想集團一段時間,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就是讓幻想集團出現階段性產能不足,從而導致最後與黃牛黨的戰役中落敗。
如此,幻想集團血虧幾十億後不僅沒有贏得市場美譽度,反而口碑一落千丈,成為妥妥的冤大頭了。
甚至,極端情況下,還會有相當大一部分電腦會因為變成了‘金融產品’可能根本到不了消費者的手裡,在社會的某處倉庫裡吃著灰,讓幻想獲得了一個無效的市佔率。
當然,這也是所有廠家最樂意看到的情況。
郭偉緩緩的說著,“所以,如果要繼續打下去,我們只能快!全集團全體總動員!不惜一切代價的去打!順便收拾掉一批中小廠家。”
說罷,他搖了搖頭,長吁了一口氣,“但是,老師,我個人的建議是……放棄。少虧當贏。”
所有人都將目光投向了閉目思考的智柳。
郭偉已經分析的如此透徹了,眾人也就沒什麼好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