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我所在的IT業,我就拿計算機來說,在以前,在我們國家,計算機是科研工具,與一般人是毫無關聯的。
但是進入上世紀90年代,隨著改開的積累,一部分人富了起來,電腦成為了他們的生產力工具,這直接催生了一個賽道的誕生,計算機的稱謂變成了通俗易懂的電腦。
而到了此刻,隨著摩爾定律以及人均GDP的進一步提高,電腦的另外一項功能——娛樂,被大面積的使用,這就是鏈條發生了變更,遊戲用的電腦和商業用的電腦,概念上是完全的兩回事。
最簡單的例子,膝上型電腦分為了消費型筆記本和商業型筆記本,前者不需要部件有多麼的可靠,他們重視的是效能,因為三年他們就會換機,而後者,注重的是資料安全可靠,艾比誒木的膝上型電腦,設計使用週期是810年。
我們經常聽到的上一時代和下一時代,就是指時代進步所帶來的機遇與風險。
如果在收穫期,王者不能與時俱進,那麼新興力量就會崛起,早期看不是威脅,畢竟升級需求是從起步期開始的,但是一旦進入成長期,巨頭的地位會快速被撼動,因為下一時代的行業週期與上一時代的行業週期是對立的,大企業也可能兵敗如山倒。
比如……”
卿雲笑了笑,“現在已經有不少的企業在佈局新能源汽車,這是未來發展的方向。”
說到這裡,雲帝定定的望著呼吸急促起來的牛強東,“而你,現在準備搞的電商,對於實體的商業百貨業,其實就是一個行業的兩個時代。
這就是為什麼我一定要你去看看沃爾瑪的原因,它穿越了行業發展的週期。”
後世都以為沃爾瑪和亞馬遜是打生打死的關係。
但其實,沃爾瑪和亞馬遜,他們有著先鋒領航集團、貝萊德集團這樣共同的股東。
後世的晶東,其實也是如此。
沃爾瑪是晶東的第二大股東,先鋒領航集團、貝萊德集團是第四、第五大股東。
我們今天看到,大企業越來越專業,進入收穫期後不是簡單的穩賺躺贏,穩坐釣魚臺,而是更緊迫於發現尋找、整合下一個週期。
這些過來人,非常清楚下一個週期的規律、打法,因此,有人選擇參與早期的起步期,成為自我變革的一分子。
也有些企業,不斷尋找下一個成長週期的佼佼者,用雄厚的資本、龐大的產業資源、專業的運作方式,控股或合併這些明日之星,推動它們成為未來的寡頭,進入新的收穫期。
所以,沃爾瑪和亞馬遜所謂的世紀商戰,從一開始便是一次沃爾瑪的降維打擊。
亞馬遜輸了,沃爾瑪吃掉亞馬遜,亞馬遜贏了,沃爾瑪的股東吃的盆滿缽滿。
無論是先鋒領航集團還是貝萊德集團,都是資產管理公司,可以簡單理解為是公募基金,而其電商板塊的最大投資人,就是沃爾瑪家族。
所以,後世的牛強東會在公眾面前非常沒頭沒腦的說出一句,“如果我喪失了對晶東的控制權,第一時間我會毫不猶豫地把晶東賣掉,並且拿著錢離開。”
在‘公知’和‘經濟專家’不斷髮聲,詬病AB同股不同權時,國家出手了,堅定的站在了晶東的背後。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有些恍然,“我岳父說,作為一個企業家,你的一輩子,就是在這七段週期裡面不斷的往復。
所以,當年他剛剛完成西蜀市場統一開始眺望全國的時候,沒有立刻進入南方這個富裕市場,而是‘北伐’。伱知道為什麼嗎?”
牛強東專注的聽著,從歷史資料和新聞報道里,他只能看見了厚朴與正大那場遠古商戰的過程,卻不知道背後的邏輯和當事人的思考,而卿雲說的,便是一個站在商道最巔峰的王者的當時思路。
“因為在上世紀90年代初,飼料在北方的使用率在大幅提速,而南方已經完成了普及。回到行業週期階段來看,北方是最快速的成長期,南方進入了成熟期。
而在進入北方時,他為什麼當初要收購一個北方的飼料公司,而不是自己打個樣板?
就是我之前說的,不要錯配!在成長期,來不及打樣板,等你打好樣板,時間都錯過了,那時是厚朴和正大角力階段。最快速的跑馬圈地才是正確的。
厚朴剛剛在北方形成集團優勢時,為什麼他要換股兼併更多的小型公司,而不是往回拿錢,反而要不斷往行業裡投入大量的資金?
是因為這個時點上的擴張,效率是最高的,因為當時的北方大量是空白市場,擴張的速度越快,收益越大。
所以用這樣的方式,厚朴短短9個月的時間就迅速的建立起一個廣闊的北方市場根據地。
然後,你會發現,厚朴在這個時候突然慢了下來,沒有挾北方大勝之際迅速南下,厚朴停滯了三年。
我岳父當年在幹嘛?
他在積蓄力量,就是我之前所說的‘深挖洞廣積糧’,不僅僅是自己的經營所得,還有海量的銀行授信。
厚朴從來沒有貸款,但是厚朴始終保持著天量的銀行授信額度,這不是虛的額度,而是隨時可以提取的,所有的合同全部都走完了流程。
他在等,等南方市場進入整合期。
三年後,整合期來了,老頭子沒有一刻猶豫,他們四兄弟百萬雄師過大江一般的發起了‘渡江戰役’,3個月的價格戰,厚朴以虧損17億的代價,統一了南方市場,徹底將正大集團打的投降。
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的17億,不算少了,但是我岳父他們當初是調集了近400億現金,對陣正大集團的6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