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孔子騫揉了揉自己眼睛,起身又站在了陽臺上抽著煙。
他發現,坦尚尼亞的稅務政策對跨國公司的關聯交易有明確的規定,但同時確實也有一些靈活的空間。
比如,在某些特定情況下,企業可以透過合理的內部定價來避免雙重徵稅。
看到這裡,孔子騫心裡不禁一喜,覺得這或許是一個突破口。
結合白樂和朱兆江的講述,他懂得了一個道理,企業和稅務的關係,從來都不是你死我活類似老鼠和貓的關係。
而是共生。
因為稅務背後代表的政府或者利益集團是需要企業的。
沒有企業的發展,政府的稅收從何而來?
沒有企業的投資,國家的經濟又如何增長?
所以,政府和企業之間,其實是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
他回想起Ken約白樂在咖啡館談事的情景,突然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Ken從來都不是要卡住華唯或者未來炎黃集團這個經營模式,而是要做到合法合規且合理。
其中,最重要的不是合法合規,而是合理。
他需要的,是一個能夠讓自己在上級面前有交代,同時又能讓企業接受的方案。
這樣,他才能在維護國家利益的同時,也保障自己的職業前途。
所以,孔子騫要做的,是找到一個能滿足各方利益且能拿出來在桌面上公開談的解決方案,讓大家都能交差。
他開始思考,如何利用政策的靈活空間,設計出一個既能滿足稅務要求,又能保證公司利益的方案。
他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做了詳細的筆記,試圖從複雜的稅務政策中找到一條可行的路徑。
他心裡明白,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需要在政策的框架內,找到一個平衡點,讓各方都能接受。
他想到了白樂提到的三層受益者。
或許,可以從這個角度入手,設計一個既能滿足稅務要求,又能為當地企業帶來好處的方案。
他開始嘗試著列出各種可能的方案,然後逐一分析它們的優缺點。
當然,這不是他一個大學牲擁有的知識儲備所能夠解決的問題。
但可以說,這棟樓裡所有人都可以成為他的老師。
而且,這群人並不是那些沒出過象牙塔的部分大學教授那般空對空學術派。
這群人都是實戰派,提出的建議和解決思路都是現實可行的。
幾天時間裡,孔子騫發現,每個方案都有其可行之處,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
他需要不斷地調整和完善,才能找到一個真正可行的解決方案。
在這個過程中,孔子騫感到有些疲憊,但同時也充滿了鬥志。
他知道,這是一個挑戰,但也是一個機會。
如果他能夠成功地解決這個問題,不僅能夠為公司帶來巨大的利益,也能讓自己在職業生涯中邁出重要的一步。
孔子騫掐滅了煙,轉身繼續埋頭研究著。
他知道,這將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但他相信,只要自己堅持不懈,一定能夠找到那個關鍵的平衡點。
……
Ken一大早走進辦公室,便看見了一個小胖子坐在自己門口的沙發前。
他一眼便認出了是上次白樂帶的小跟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