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畢竟還年輕,還不到19歲,催他生娃也太早了點,陳一權也只是隨口說說留個念頭在那。
但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此刻卿雲很是認真的點了點頭,
“您放心,最遲兩年之內,您和師孃就會抱上的。”
對他來說,本就是計劃內的事情。
而且,他又不是真的18歲小年輕,重生的他很清楚這些老人對孩子的執著心態。
惠而不費。
他也想滿足師父的這個願望,畢竟,這也是他作為徒兒應盡的孝道。
陳一權和師孃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驚訝。
他咳嗽了一聲,掩飾自己的失態,笑道:“你這小子,倒是讓我們意外。行,那我們就等著了。”
師孃則在一旁溫柔地說道:“卿雲,記得多回來看看,這裡也是你的家。”
她的笑容裡充滿了慈愛,讓卿雲心中一暖。
而眼神中那抹期待,也讓雲帝心裡狠狠地一揪。
老頭子和師孃,也不知道是不是當年大建設期間留下的隱疾,三個孩子全部早夭,到老了,家裡冷清的很。
在蜀大,經歷過時代之殤,能挺過浩劫的老教授們,家裡多多少少都有些不幸的事。
他鄭重的應承道,“師孃,我會的!您們早點回去休息。”
說罷,卿雲點了點頭,向兩位老人揮手告別,心中充滿了感激和溫暖。
看著卿雲離去的背影,陳一權和師孃站在小區門口,直到車隊消失在夜色中。
……
2004年1月19日,臘月二十八
卿雲帶著秦縵縵縵、蘇采薇、唐芊影、陳悅、章儷、蕭雅六女回到卿家村過年。
坐在車內,望著窗外飛馳而過的風景,他的思緒飄回到了幾天前的決定。
關於過年的問題,他曾經煩惱了許久。
畢竟六個婆娘,每個婆娘都有自己的期望和家庭傳統。
雖然天然排除了三個,但剩下的三個才是最頭疼的。
但是,他最終決定不再猶豫,選擇了最直接的方式——莽了。
無論是在秦天川面前還是在唐建政和陳嚮明面前,他都直截了當的說,今年春節讓他們的寶貝女兒跟著他回卿家村過。
要祭祖。
一副沒有任何商量餘地的嘴臉。
讓他意外的是,三位岳父竟然都眉開眼笑,紛紛表示支援。
最後還是唐建政為他解了惑。
“回家祭祖是新媳婦應守的規矩,是家族傳統的一部分,也是對先人的尊重。”
他還記得唐建政說到這裡的時候,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能一視同仁一碗水端平,很好。”
卿雲這才反應過來,畢竟,這是世紀初。
華國鄉土族群價值觀和西方獨立個體價值觀相互衝突的年代。
他和他的婆娘們,因為特殊情況,相當於提前了婚姻生活,所以很榮幸的成為了第一批遭遇獨生子女過年難的群體。
而此時還是傳統風俗占主導地位,還沒有形成大爭論的時候。
不得不說,還是世紀初更幸福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