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端麟院士也是目瞪口呆,“不是,啥玩意兒這麼貴?!進口的?”
他定睛一看,偌大的還原車間,其實就兩臺還原爐,空地不少,顯然是為了以後擴容準備的。
張惠國指著那兩臺還原爐,嘆了口氣,“還原爐在生產高純多晶矽的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其內部環境極其惡劣。
矽棒在執行過程中表面溫度可高達1100℃,並向各個方向進行熱輻射,導致爐體升溫的同時,爐內氣體如三氯氫矽和氯化氫還都具有強腐蝕性,對爐壁材料提出了嚴苛的要求。
目前國內工藝達不到國外的水平,用國產的,環評過不了,汙染太大,也太浪費。
這個爐子只能進口,我打聽過,成本也就幾百萬,漢斯貓要賣我們3800萬。
而且這種材質很脆弱,基本上是三年就必須更換,現在多晶矽單位成本中很大一部分比例便是這玩意兒帶來的折舊。”
闕端麟明白了,這個問題,一直堅持獨立自主的張惠國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這是基礎材料問題。
別說石英玻璃了,就算是普通玻璃,也是越厚越貴。
越厚,意味著生產過程中需要更多的材料和更復雜的工藝,從而導致生產成本上升。
&nm、10mm、15mm超白鋼化玻璃,10mm厚的玻璃,是5mm厚玻璃的一倍,而15mm的價格則是5mm的4倍。
而眼前的還原爐,隔熱罩石英玻璃的厚度達到了驚人的90mm,這是國內當前完全不具備的技術。
攻堅都沒法攻。
有些東西是應用層面的攻堅,有些東西得理論層面有所突破才行。
&nm厚的石英玻璃,此時國內廠商都只能搖頭,聞所未聞。
而那邊的雲帝聞言翻了個白眼。
&nm厚當然聞所未聞。
因為壓根就不存在!
&nm厚的石英玻璃透過特殊的手法黏合在一起。
這個手法就叫做工藝。
只是這個事實聽起來有些侮辱人。
正如上世紀80年代,櫻花找我們買3萬噸花生,我們要等貨值的無膠纖維板,櫻花當著我們的面直接用機器將運來的花生脫殼,而後就地生產纖維板讓我們拉回去一般。
技術落後就該捱打,就該受委屈,就該被侮辱,這是無數先輩用被打腫了的臉告訴後人的。
少扯什麼大國小民的,沒有大國,你連民都做不了。
不過這個時候,卿雲懶得去戳穿漢斯貓的謊言。
因為他想從根子上換掉石英玻璃。
卿雲在一邊聽著,狀似無意的好奇發問,“既然這麼貴,為什麼不換一種材料?”
他問得直接而簡單,儘量讓自己的眸光充滿了清澈,就像一個對世界充滿了愚蠢好奇的大學生一般。
這個問題屬實有些low,但董事長在問,張惠國也沒什麼不耐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