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廠商呢?
此刻的Mp3,600元左右的128MB是主流,9001200元左右的256MB是高階。
為什麼?
和儲存技術的發展關係其實不大,是因為他們的品牌支撐不了再高的價格。
沒人願意花2000元去買幻想、ai、昂達、朝華的Mp3。
但換成蘋果,他們會買。
對於國內的消費者而言2000元是個巨大的鴻溝,儘管他們明知道2000元以上的Mp3儲存量是按GB算的,甚至高達10GB、20GB,但除了蘋果和iRiver他們不會接受其他品牌。
因為在消費者心裡,其他品牌不配那個價格。
而購買蘋果IPOD的理由,除了功能性外,在其他品牌都是千篇一律的公模設計下,蘋果的外觀是‘設計藝術’的代名詞,它足夠的引領潮流。
那麼為了配得上這個價格,讓自己的價格更有說服力,蘋果也只能去堆足夠新、足夠前沿的零部件。
所以,蘋果會用微硬碟。
且,國內的市場始終存在著一種現象,那就是一擁而上。
看到哪種產品的利潤最為可觀,就會眾多廠商一擁而上,紛紛投產。
此刻就是Mp3各家爆產能的時刻,而大決戰便是2004年。
在大決戰中,商品售價不斷走低,甚至要不了幾個月未來Mp3價格就會再度腰斬,進入到200元500元的死亡區間。
這個價格區間的Mp3,怎麼可能用得上微硬碟?
這是卿雲之前不想插手的根本原因。
他無利可圖。
原本以為無利可圖的微硬碟,但換個思路去看,卿雲卻看到希望。
在硬碟上他本來的想法是跳過傳統機械硬碟,待到儲存單元的價格因為工藝的提升下降到一個相對合理的階段後,再直接主攻固態硬碟的。
也就是長江儲存的發展路徑,大不了到時候直接投資趙偉國、陳南翔團隊嘛。
但他現在看法發生了變更。
誠然,微硬碟類的機械硬碟後續會被固態硬碟所取代。
但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又不是完全的不同,其介面規範定義、功能和使用方法上與固態硬碟完全相同。
退一萬步說,可以提前積累經驗。
當然,最主要的商業邏輯是,既然IPe留著?
而且,他完全可以改變這兩個產品的先後順序啊。
他承諾過威盛王雪紅炎黃集團五年內不在國內銷售手機。
可是消費者透過給炎黃pod touch套上一個華強北出產的通訊殼,將炎黃pod變成了手機……
這種老百姓的奇思妙想出來的東西,關他什麼事?
只要他的手機作業系統迭代的足夠快,相對於安卓提前一點時間進入到智慧手機時代,他甚至可以跳過苦哈哈的品牌升級階段直接以高階機形象出場,而不用擔心炎黃的品牌形象。
雲帝美滋滋的暢想著如何繞開當初那為了得到CDMA授權而不得已的承諾,臉上的眉毛跟著跳著舞。
蕭雅恨得牙癢癢的,但又拿他沒辦法的,雖然自己心裡確實挺好奇的,但也知道輕重。
秦縵縵和蘇采薇那兩個小丫頭都是如此,小屁孩不想說的事情,她們從來都不會刨根問底的。
蕭雅無奈地嘆了口氣,“不說就不說!有啥了不起的!誒!吃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