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早已用聲音投過票,街頭巷尾,商界政界,內地老家都支援‘港人治港’,唯獨他不支援。要做港英的孤臣餘孽,我就滿足他,打到他閉嘴呀!”
尹照棠輕輕一拳砸在桌面,刻意收住了力,但急促的呼吸,微紅的臉頰,足以證明心火多旺。
梁超英神情很是動容,但絕不讓情緒牽著鼻子頭,警醒道:“尹生,行政局議員出聲,海關跟O記聯合做事,背後肯定是有督爺點頭的。”
“鍾聖元手下的勢力盤根錯節,小心落入外人的圈套。我建議讓一步,到日島買配件,少賺一點,省心省力。”
鍾聖元作為港英政壇第一華人,是麥理浩扶持的代表人物,是政壇上的意見領袖。
雖然,鬼佬可以讓任何一個華人當意見領袖,但是,當上意見領袖的華人都不簡單。
在近二十年港島華人實力日積月累,逐漸增長的同時。
自70年代起,鬼佬培養的一批華人精英,也在高速繁殖,擴張勢力。
有時樂色的地方,就有老鼠,有剩飯的地方,就有蟑螂。
幾個二五仔,演變成幾個家族,再發展成一個群體,再發展成一個廣泛的政治派別。
如親中華人有“四化會”,警隊有“雪茄會”,本土派有各路商會。
親英派也會互相結盟,抱團鬥爭,幾個民主陣線,都是由此發展。
為加強和鬼佬的權力繫結,聯姻,行賄,賣PY,做情人都屢見不鮮。
有時打一個人,就會激起一群人的反對。
正如警方無法趕絕三合會,政壇上也冇法趕絕香蕉人。老忠不夠勢力掀翻天,莽撞如蜉蝣撼樹,退一步海闊天空真的很正常。
梁超英沒有在膽怯,只是在陳述一個事實。
尹照棠看向他:“梁生,出來混,要有頭破血流,一往無前的勇氣。有那麼多人支援你,你還退,會讓很多人失望的。”
梁超英尚未意識到,眼下的話對餘生有多重要,面色狐疑的說道:“尹生,政治跟江湖不一樣。”
“一時的成敗,決定不了什麼,而且,你人再多,都不可能多過鍾聖元。”
尹照棠答道:“不一定。”
梁超英眼神微變,已經明白他說的人多,不是指江湖兄弟多,而是指支援《港人治港》的市民多。
一個意見領袖,要會善用民意。
在政治上,民意是銀行存單,有多少人支援你,就能開出多大額的支票。
揮灑著支票,還怕冇人幫忙做事?
尹照棠吃飽喝足後,再開啟公寓門開,叫牛強遞來一部電話。梁超英三人都注視他回到客廳,撥出號碼,打電話喊人。
“阿棠,我臨時有事,沒那麼早下班,不能去洗三溫暖了。”梁漫平開會開到一半,接到電話,特意告罪離開,躲在樓梯轉角待著。
尹照棠道:“平哥,我和你自己人,有事情就不藏著掖著了。昨晚有批電子廠的配件,被海關的人查扣。經過我四方打聽,得知是鬼佬養的狗在咬人。”
“這一口把我咬的很痛,幫忙把我的貨拿回來行不行?”
“電子廠可是我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