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警隊政治部高階督察常世修,跟內地毒梟合謀,走私販毒,報道中引用內地法院披露案件訊息。
指名道姓,只差公開宣稱,港英當局把港島當作毒品中轉站來使用。
新聞稿很激進,但結合毒品調查科近兩年的報告,港島確實查獲大批冰毒。一年收繳冰毒的重量,竟已超過白粉。
這是頭一回出現新趨勢,側面印證報紙訊息。
“挑那星,政治部跟毒梟合作,鬼佬為了撈錢,什麼事都幹。”
“ICAC呢!”
“警隊反貪時那麼威風,有沒有種查政治部啊?”
讀者們都沒想到,看完鹹溼畫報,仲有更刺激的東西看。
看新聞報紙的讀者,最鐘意兩類,一類官方新聞,夠正,一類花邊小報,夠野,警務處包庇毒梟。
野到炸啦。
當期,首次出現91吃瓜報,帶動91雜誌銷量的盛況,賣出三十四萬份,印刷廠加印兩次。
油墨不夠,最後合算一下成本,乾脆停印。
91吃瓜報免費,外購油墨,成本上漲,已得不償失。
只好多訂購油墨,紙張,給下一期做準備。
同時,輿論不斷髮酵,市民熱議紛紛,警務處不得不站出來表示:各位市民,雖然政治部隸屬警隊,但是警務處內部調查科無權調查政治部,抱歉!
看似在道歉,實則在切割。
ICAC同時表示,暫未啟動調查通知,將申報總督府。
署理總督夏鼎基竟公開表示,不會在署理期間調查政治部,一切需等尤德總督到港履行再說。
並且,他宣告自己相信政治部的公正廉潔,是無良黑媒引用不實的內地訊息,呼籲廣大市民客觀看待。
以《南華早報》為首的英文報紙,英系中文報紙,都開始以“內地毒梟”為抓點,開啟筆仗。
港媒大把筆仗可是傳統,英文報紙反攻後,《大公報》,《星島日報》等多家發表社論,支援調查政治部。
反對者亦有之,論點便是把髒水往內地潑。
左派報紙開始加入筆仗,《港島新華報》釋出內地的抓捕名單,以及一些案情細則,以一個血淋淋的姓名,把港英當局比了下去。
雖然,毒梟是內地出身,但毒窩捅了,人抓了,再怎麼不堪,總是有在做事。
反之,港府卻在層層推諉,政治先行,激起大量市民反對。
只可惜,在港島反對港英的民意,不叫民意,叫內地唆使,輿論操控。
從警隊,廉署,乃至署理總督的層層推諉,實則跟和永順等三個字頭坐館,迅速拿錢脫身是一個原因。
他們足夠醒目,醒目到輕易看懂局勢,明白91報紙和蔡振柄都不過是邊鼓,圍繞著中英角力的交鋒而已。
這種漩渦能跑多遠跑多遠,凡捲進去,稍不留神就粉身碎骨。敢上臺玩這場遊戲的人,一個個都是亡命之徒,把腦袋拴褲袋上搏出位。
撒切爾還沒到啟程呢,鬥爭便已展開。這場筆仗要是打輸,港英當局的情報體系,將有一大串官僚要倒黴。
常世修面對ICAC首席調查主任的非正式聆訊,義正詞嚴地講道:“我是在為政治部做事!”
“政治部,只做政治,如果我有什麼問題,都是政治問題。勾結毒梟,我沒做過,問心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