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街,堂口坨地。
尹照棠西裝筆挺,帶著兄弟,途經大廳供桌,眼角餘光瞥見有香灰灑出,順手拿起桌角抹布。
把掉出的香灰擦拭乾淨,看向插滿線香,積灰成堆的四足銅爐,出聲講道:“讓兄弟們定時清清灰,保證神龕乾淨。”
牛強面色肅然,點頭答應:“是,我馬上安排。”
“窗戶開啟通風。”
尹照棠揹負雙手,大步進入辦公室。
馬超輝匆匆趕來,滿臉笑容,鞠躬行禮:“大老闆。”
“這篇新聞發頭版。”尹照棠拿出一份文稿,信手放在桌面。
馬超輝拿起細看,面色疑惑:“一批十幾公斤的貨而已,值得放在頭版嗎?”
“去做。”
尹照棠埋頭瀏覽公司檔案,頭都不再抬一下。
馬超輝不敢再置喙,俯身應道:“收到,老闆!”
翌日,91吃瓜報頭版,刊登一則警訊:毒品調查科總督察何君鴻,帶領組員在維港碼頭查獲十六公斤的走私冰毒。
逮捕罪犯三人,有兩位是印度籍人士。
中環寫字樓,在外貿公司供職的白領們,喝著咖啡,啃著麵包,翻看完提神醒腦的91雜誌,用剩下的時間瞄幾眼時事新聞。
“這個叫何君鴻的阿sir,最近很威啊。”
“年紀輕輕,升為一線部門的總督察,未來前途遠大!”
“又是冰毒,哪個王八蛋,把它賣進港島?”
白領們是關注新聞,訂閱報紙的主要群體。一份報紙定價可不便宜,普通百姓喜歡散買。
有大新聞買一張看看,冇大事,蹭茶樓朋友們的啦。
訂閱91雜誌,又有鹹溼畫報,真人大秀,又能看新聞,看評論
91雜誌真是深受讀者喜愛。
小巴上,趕著去聯交所拋售的中年股民,看完91吃瓜報,滿臉不爽,將報紙揉成一個個紙團,丟出窗外,破口大罵:“痴線,整天報一點小案子,上一次何君鴻抄幾十公斤貨。這次抄十幾公斤貨就佔頭條,把阿sir當明星捧啊?”
“爛報紙,送我都不看,遲早倒閉。”
前排座位竟有人贊同,出聲道:“搞鹹溼就好好搞鹹溼,弄什麼新聞報,再看我是狗呀!”
類似的咒罵聲很多。
港島可是有一百多家大小報社,雜誌數百家。讀者可選擇的報紙眾多,觀點各異,欄目不同,,除《南華早報》,《東方日報》,《星島晚報》,《香江時報》四大紙媒較為權威外,其他報紙銷量都起起伏伏。
《91吃瓜報》靠91雜誌的硬性需求,帶來不俗的閱讀量,但報紙本身賺不到什麼錢,都靠廣告帶火馬欄搵水。
用報紙裝私貨打輿論戰,首先要承擔許多讀者的口水。因為,夾帶私貨的內容,必定不會跟時事走。
為了保證輿論效果,更不可把讀者當傻佬,直接硬塞輿論到他們嘴裡。必須一步步鋪墊,再穿針引線,揭發黑幕,最後掀起全民口誅筆伐。
所以,尹照棠並沒有直接把訊息捅出來,而是叫新界號碼幫德字堆的醫生幫忙,釣兩個印度買家上門。
再讓何君鴻出場刷履歷,冰毒則是港島市場上掃的存貨。以此作為一個引子,在惹來讀者罵聲的同時,就已給讀者腦海植入一枚種子。
有後續的黑幕揭露時,市民們第一個念頭是警方查出真相,而不是有人在抹黑港府。
下午,雜誌公司已收到數百個退訂電話,寄到公司的意見信多達七十幾封。要想引導輿論,必要付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