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部一個部門內,設有六位處長級高層,一位警務副處長,一位高階助理處長,和四位助理處長。
當中政治部主管名叫“梅亨利”,副處長警銜。
副主管名叫“費衛度”,高階助理處長警銜,主管助理“李樂夫”,助理處長警銜。
S組主管、副主管和G組主管、副主管,都是高階助理處長警銜,下設各個分組,按照業務,人員數量和資歷不同。
職位在高階督察至總警司不等。
在很大程度上,政治部內的警銜,只對標待遇,不對標權力,年紀四十歲以上的鬼佬,至少都是一個警司。
光一個政治部內,便有六個處長級,二十幾個憲委級。
可見政治部的特殊和分量。
在工作上,S組專職反間諜,反滲透工作,情報分析等工作,內部簡稱“情報組”,S1到S6各工作組都是旗下分組。
G組專職安保、審查、反刺殺,反顛覆,內部簡稱“保安組”,G1到G6都是旗下分組。
可以說,八十年代的皇家警隊在體制架構上,和2020警務改革後,呈現高度相似。
都是執行三位副處長並行的制度,在行動、管理兩位副處長外,還有一個“政治”(安全)副處長。
難怪港人常說,2020之後的警隊才系人民警察!
內地直到《安全法規》之後,才真正強有力的,掌管住港島政壇。
只是在港英時代,政治副處長十分低調,從不參加內部管理,不上鏡,不見報。
加上在95年政治部解散,政治部副處長取消,導致大多數人,一直認為皇家警長只有“管理”、“行動”兩位老闆。
忽略了,隱藏在水下的一條大鱷。
可這條大鱷卻死死盯著,港島所發生的一切。
在收到常世修與婁長福的報告後,S組主管高階助理處長畢大衛,穿著西裝,手持菸斗,從椅子上站起身,面帶憂慮道:“近期港島的形勢有巨大變化,紅色勢力十分活躍,以尹照棠、胡博超為聯絡人,已經形成一個大網路。”
“尹照棠還發起第二次撈魚計劃,把我們安插進去的針,全部拔的一乾二淨。”
“政治部內有鬼!”
常世修、婁長福兩人都臉上驟變,但凡涉及到內部調查,都是G2內部審查組的人做事。
G2的內部調查權,凌駕在ICAC和警隊內部調查科之上,常與軍情六處合作,最大權力可調查所有紀律部隊和港府內部人士。
只是在六十年代以後,G2很少往港府內部插手,精力專門落在紀律部隊內部,連政治部的人都聞風喪膽。
常世修是得到長官首肯的人,有權力發問:“sir,請問什麼是撈魚計劃?”
婁長福收到長官眼神,出言解釋:“常sir,這是指尹照棠在忠義堂內部的反諜行動,透過拔除臥底、線人的方式,加強對三合會組織的控制。”
“根據我們的情報,尹照棠的第一次撈魚計劃,不僅拔除O記,掃毒的多名臥底,還策劃了一次有規模變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