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才是培育技術的第一條件。
尹照棠在驗證有市場地位後,馬上獲得開心的加碼,從價格來看,基本是梭哈掉全部身家了。
展現出的魄力可不一般,真不愧是敢闖禁運的狠人。
廖志鴻穿著球衣,一身泥濘,在殘協辦公室裡,翻找出一份檔案,放在桌面,旋著茶水杯蓋,溫聲講道:“五十英畝的土地,兩百七十萬港幣,跟飛馬波鞋廠只隔一公里。”
“土地比較平整,距離口岸又近,鄉議局本來不打算出售,想囤著過幾年,看看上水圍的發展再定價。”
尹照棠捧起賣地標書,簽下名字,眉飛色舞的親了口,感激道:“多謝啦,志鴻哥。”
“改天,公司上市,一定放點內幕給你。”
廖志鴻舉起手,笑著打住:“我不希望到商業罪案科喝茶,有心直接送點股份就好。”
“大佬,合夥的生意耶。”尹照棠面露苦色。
廖志鴻忙道:“開玩笑的啦,看你驚的,土地金記得繳進賬戶。標書的條款上有一條,工廠十年內不得搬遷。”
“我老豆要說服五大家族其它話事人,得做一點保證,電子廠的利潤呢,老頭子們都心裡有數。”
“新界的土地,總該養活新界人吧。”
廖志鴻放下水杯,說話的口吻中,有很濃的鄉紳思想。
一個底色是不會變的,但可添可減,可增可少。
“冇問題,電子廠是個大工程,落地不可能五年八年就搬遷走。入場的收入肯定會比做服裝高點,但用水用電得保證好。”尹照棠道。
廖志鴻欣然允許:“這個簡單,拉一條中華電力的線,再拉一條深城供電局的線,一起用嘛。”
邊境地區外,用國內電力算是土辦法了。只是八十年代,大亞灣核電站還沒開工,三峽工程還未完成,國內的電力資源並不算闊綽。允許新界人接電,是真的優待政策。
尹照棠辦完正事,遞出支菸,揚起眉毛問道:“剛打完球呀?”
“騎騎車啦。”廖志鴻接過香菸,叼在嘴裡,拿起火機,低頭點火,一隻獨臂可謂運用自如。
尹照棠一般分煙給朋友,都會主動幫忙點火,但唯獨不會跟廖志鴻客氣。
他作為殘運隊最大讚助商,知道新界殘動隊已有三十五人。組建出一支聾人足球隊,和一支輪椅排球隊,和兩名盲人摔跤運動員,五名山地腳踏車隊員,一名舉重隊員。
總共五個專案,每個專案的隊員們都是熱愛運動,主動報名的。沒有收入,津貼,只有餐補和車補和醫療保險。
另外,殘運隊已請專業教訓和廚師,租有宿舍,已把年齡大小都不同的運動員們,團結成一個集體。
運動員們只有三分之一是新界人,剩下三分之二來自全港各地。已不單是新界殘運隊,而是港島殘運隊。
廖志鴻作為殘協副會長,運動隊的主辦人,沒有坐在看臺上當領導。而是在運動隊裡登記註冊,跟隨訓練,可以說是個很有想法的人。
要是能在洛杉磯殘奧會中拿個獎牌,真系又威又光彩,面子裡子全掙到了。
尹照棠很鐘意有主觀能動性的政治盟友,決定賣他一個人情,低頭說道:“哥,我在內地有個朋友,地位不低,最近找我問你的情況。”
“看來是很鐘意你喔,想引薦你加入組織,感不感興趣呀?”
“流程都很簡單的,行個禮,立個誓,做個登記,領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