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照棠道:“我猜開心哥都是給內地供貨吧,既然是一起供貨,不如一起採購,一起發貨。”
“都是臺島到港島,走深圳灣,一條路線。”
“一起採購不只沒有競價,還方便跟廠商壓價。”
開心臉上有著明顯的驚訝,帶上些鄭重,出聲問道:“多我一家搶食,尹生就收一家。”
“號碼幫,新記一個個都來,點解呀?”
尹照棠冷笑一聲:“一個行業有老忠跟勝和,還有外人插手的機會,那我和你都別再出來混了。”
“而且,我跟你合作,是看在內地的面子上,一起做愛國商人嘛。”
開心明白跟尹照棠共同批貨,真是百利無一害。
畢竟,一漲一壓,每臺call機可以多出上百塊利潤。
都不用怕臺島工廠抱團。
因為,國內是未來最大的call機市場,不做國內的生意,等同放棄製造業。
讓給港島,深城,新加坡機會!
送進粵省的call機,可不止在粵省消化,有大量內陸省份的商人,會來到粵省批貨。
帶回老家售賣,又是一筆利潤。
南下淘金,已成風氣。
左手勸道:“開心哥,我大佬可不是同每個人都合作的,不要浪費機會。”
開心越是細思,越覺得好,忍不住心動,舉杯起身讚道:“尹生高見,但有一句話要講在前頭,我的貨得在汕首上岸。”
“將來汕首電子市場,只能賣我的貨。”
尹照棠頓時知道開心的難處,但不能打保票,起身道:“在汕首上岸冇問題,但內地分銷的事,不歸我管。”
“省內市場各有競爭,內地的代理商,一定真要踩進汕頭的市場,也同我冇關係。”
上頭在粵省內設深城,珠海,汕首三個經濟特區,其實相當於是鼓勵競爭。至少保證省內有一個特區,可以透過港島視窗起來。
最理想的狀態,是三大特區同時起飛。
珠三角完美成型。
而在早期,珠海和汕首是有基建優勢的,深城以寶安為基礎,是白紙上作畫,優點缺點都很明顯。
上頭不肯定深城一定能起來,所以,在十八年代早期,特區政策都是一致的。深城的地位,是一次次首長視察的肯定,一張張外貿成績單積累起來的。
一個省內也許會有多個製造中心,分佈著不同業態,但一定只有一個集散中心。北方是中關村,長三角是虯江路,珠三角是華強北。
尹照棠百分之百敢肯定,深城的分銷商一定會跟汕首打起來,要是開心跟汕首牽扯太深,最理想的合作方式將會破滅。
同時,開心都不要想再有前途,跟著汕首混,一秒挨六棍。
但開心跟汕首搭上線,並不是跟汕首多親近,只是有人脈在汕首,要找財路自然會靠過去。
在有更好的門路下,跳船都簡單。
開心心裡早有一個破局脫身的辦法,看到尹照棠有誠意,有格局,決心亮出底牌。
他深吸口氣,端起酒杯,出聲道:“在赤柱的時候,有人講江湖上多了個財神爺,叫作神仙棠。”
“今天,我見到神仙的手腕,但都沒見到神仙的氣魄。整天到臺島進貨有什麼意思,我出資到美國買技術,在新界建一個組裝廠,直接出口到內地。”
“管他們在省內打生打死,最後都要賣我們的新界貨,不知尹生覺得好不好啊?”